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让研究性阅读走进小学时代
        ★★★
【字体:
让研究性阅读走进小学时代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4

人们的阅读活动因目的的不同而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方式,如我们所说的精读、略读、速读等就是各种不同的方式。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阅读形式。它以对阅读材料的确切理解为基础,但透彻了解读物并不是它的目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观点、分析研究来创新,来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建立新思想。而这种阅读方式,在学习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从这一解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研究性阅读是相当的重要。长时间以来,这一阅读形式一直属于高中语文教育的“专利”,小学几乎无人问津。重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年龄太小,不适合研究性阅读。因为研究性阅读需要进行较广泛的归纳、概括、引申、发展、否定、判断、消化、应用等较复杂的思考过程。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认识不妥当的。
    研究表明,小学能进行研究性阅读,他们不需要上面所述的复杂的思考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性阅读。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介绍其子黄矿矿在小学二年级研究“蓝鲸”的过程:先到两个图书馆借了十几本关于蓝鲸的知识性书籍,在反复阅读与研究中得到了有关蓝鲸的知识,最后完成了三页纸的“论文”。这不就是研究性阅读吗?从许多报刊杂志中,我们可以读到国外的孩子是从小进行研究性阅读的。既然外国的小学生能进行研究性阅读,中国的孩子也应该能。笔者曾尝示过用研究性阅读方式教学《虎门销烟》,其过程为:先引导学生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的《林则徐》、《关天培》、《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书上的《鸦片战争》,再让学生看一看鸦片战争电影,最后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这方面的研究材料,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林则徐,通过如此教学,学生们笔下的林则徐,远远超过课文(注:课文本身也是这么写的)。在教学《爱迪生》这课,我让学生去读爱迪生方面的书,到报纸中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再研究一下课文,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写爱迪生。通过大量实践,笔者发现中国孩子完全可以接受这种阅读方式。
    研究性阅读是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反映,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自动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点是传统式阅读教学方式做不到的,因为传统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多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只有理解和解答的份,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难以发挥出来。而研究性阅读就可又红又专改变这种状况。有人会说,孩子太小了。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一味地将孩子小当作无法运用这一方法的理由,他们的研究性潜能,如果在我们教师有力的引导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会主动地对阅读感兴趣,与阅读交友。当然,让研究性阅读进入我们的课堂,还需要做许多工作,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我们各学科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即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认识:阅读的主体者是谁?怎样让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然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素质的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这么说,没有教师思想的转变,就不会有全体学生阅读素质的大面积形成。这种理念的转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深刻理解这上新的理念。
    二是科学理解、全面认识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引导小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小学阶段五、六年制要分别阅读100、150万字的读物”。这些规定不仅仅在扩大阅读的量上,不仅仅是单一的积淀。为了使这些量能足额完成,合理地运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激活这些素材,我们应该从“研究性阅读”角度思考这些要求。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研究性阅读的参与,这些阅读很容易流于形式,教师也会带着学生去死读。当然,每一所学校也应该为全体学生的阅读开绿灯,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报可阅、有网可上。
三是从学生出声、大声地读书来全面进行训练。小学教师为了使全体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除了广开渠道让学生有丰富的材料,最主要地应引导学生真正地阅读,尤其是出声、大声地去读。通过研究发现,研究性阅读能改变差生。在差生队伍中,绝大多数是读书太少、不会读、不理解、不敢出声、大声读导致的,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性阅读首先要重视训练学生学会出声、大声读书,让他们能放开地去读、自由地读、高兴无负担的、轻松的读。因为在有声读的过程中,他们能感悟到其中内在的情,这种语流也能使他们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有想法的信息……
    四是研究性阅读还要求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灌输+学生解答+复习测试”,而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应该是“自学+教师导读(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参与)+制定出新的阅读计划+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并能确定新的目标进行研究阅读”。从这组模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性阅读是永远也走不进我们的课堂。
    五是,研究性阅读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写出文章结束,这一成果形式也是过去阅读教学所不具备的。所以,研究性阅读将会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能够使全体学生真正喜欢作文。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找到我国中小学生为什么怕作文,美国等国家的孩子为什么特别喜欢写作文的真正原因所在。

 

(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子阳)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