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位状态:从物化固态走向人化活态。对于教学模式,人们往往把它当作物化了的固定格式,拟出了多种稳定模式,但它们大多在课堂上难以实施,束之高阁者比比皆是。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自主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多种特征,在它所提供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下,现代教学模式不再是“标准样式”、“稳定结构”了;它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层次性、交互性等多种特点,呈人化活态,它处处贯穿着人的精神,不但有智,而且有情,赋予现代教学模式感情色彩,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4、形式结构:从标准样式走向模式生成系统。定型情节的,固定程序的教学“标准样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也与具有灵活性、交互性、增值性等特征的信息技术相抵触。因此,教学模式应吸取多媒体教学的“积件思想”,努力通过建立模块库、资料库、连接库、操作平台等来构建模式生成系统。当遇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景时,则从该系统中生成出相应的模式来。
5.操作实践:从机械照搬走向智能运作。当今不少教师教学总是照搬已建好的模式,教学结构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往往不相融,出现不少专家痛斥的“程式化”、“刻版化”倾向,实施具体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的结果,不应是机械照搬,而应是智能运作,应按以下三步进行系统构建,一是意向设计,即根据教学对象和学习内容,按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特点,进行理论设计;二是技术构形,将拟好的教学模式方案与计算机多媒体相融贯,制作出或设计出相应的课件,使教学模式有“形”、“声”、“色”;三是创造实施,紧扣信息技术非线性、无结构、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等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