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这样读可能更好些
        ★★★★
【字体:
这样读可能更好些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他读得不好!”
  “你能比他读得好吗?”(学生读书。)
  这是在语文课上经常见到的情景。
  “某某,这道题怎么做?”
  “你那么聪明,问我干嘛!”
  “不说算了!”
  这是课间经常出现的情景。
  两者有关系吗?猛一看好像没关系,细想想我认为有关系。在当前小学生中95%为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小学生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些孩子在家庭中被长辈们娇生惯养,常被奉为“小皇帝”、“小太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丰厚的物质条件,溺爱和偏爱,使他们养成了“惟我独尊”的心理。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像上面第一个例子,学生在给别人挑错时大都很踊跃,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合作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认为合作是一种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这是由于时代的脚步发展很快,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在完成一项工作是基本上都需要与人合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与人交流、与人协调、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传统教学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以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看看第二个例子,不能不说是我们过分强调“我能行”,而不指导“我不行”或“他不行”时我们该怎么办的必然后果。
  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属同龄伙伴,天真无暇,先天心理上没有心理隔阂,互相是愿意接近,友好往来的。基于这一特点,教育他们信任同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能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想象更丰富,讨论更激烈,从而,不断的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18课《仙人掌》时,我除了强调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外,还注意在细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要求学生在评价他人读书时不能总是挑刺,而应当多说这个学生哪儿读得好,实在有问题就说“我认为这句话这样读可能更好一些。”(然后把这句话读一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互相帮助比互相责备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例如有个学生读仙人掌“说”的话“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武鑫同学读完以后,杨冬雪马上站起来说:“武鑫,你读得不错,基本上把仙人掌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读出来了,但我觉得这样读是否更好一些呢?‘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把‘好得很’与‘繁荣生长’读得更肯定一些,更能体现仙人掌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武鑫点点头,两个同学一同坐下。
  望着武鑫若有所悟的神情,我满意地点点头。“这样读是否更好一些”不仅体现了一种商量的态度,更是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是否更好”不是学生不敢肯定,不是学生缺乏自信,而是充分地尊重对方,“尊重”应该是合作的前提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