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三)来吧,用诗词说话 (作者:苏静)
        ★★★★
【字体:
(三)来吧,用诗词说话 (作者:苏静)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三)来吧,用诗词说话 (作者:苏静)
——语文课堂教学诗词运用心得
也许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也许是对古典文学的热衷,在语文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将文章讲解与古诗词联系起来。无论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恰到好处的古诗词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在讲解完课文的重点部分——送灵车时,我提问了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灵车渐渐地远去了,读到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周总理,我们会永远怀念你的!”“人们热爱周总理。”……忽然,班里一个十分调皮的学生轻声插言道:“不就是玩完了么。”听到的学生有的向他投去反感的目光,有的却禁不住笑出声来。看着好不容易才营造出的课堂气氛即将功亏一篑,我的大脑顿时进入了高速的运转。我没有批评他,而是不动声色地说:“的确,人固有一死。但死的意义一样么?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吧,他的死和秦桧的死一样么?“不一样!”“为什么?”学生纷纷议论起来。看着学生的争论渐入佳境,我挥笔在黑板上写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联语,然后给学生加以解释。无须要求,学生主动把这副对联写在了“课堂偶拾”本上。(自从我教这个班,都要求大家准备一本《课堂偶拾》本,以备随时记录)然后,我又写下了文天祥的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时,已经有几位平时博览群书的孩子要求自己解释了。然后,我又引用并解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斯人虽已逝,千载有余情” 等相关诗句。当我把这些诗句陈列在黑板上并进行激情讲解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渴求的光。当他们往笔记本上抄录的时候,许多孩子都在轻声默背着。然后我又让孩子们自己说出与黑板上诗句异曲同工的妙词佳句,孩子们顿时举起小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时,我又将孩子们的思绪拉回到课文中来,请刚才那个调皮的孩子再谈谈对“灵车渐渐远去”的理解,他的脸红了,忽然,他提高声音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理虽已逝,千载有余情。”台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当天晚上,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项选做作业:收集赞美古今英雄的诗作并做一首课文感怀诗。相信明天,孩子们一定会给我精彩的回应。
附选:自创感怀诗6首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王晨燕
长街送总理,
情深亦尽礼。
万人同一哭, 
切切哀未已。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石林
如果出生是最明确的一次旅行,
难道死亡不是另一场旅行的开始么?
人生象落叶,
片片飘零,
却在大地上重新安家。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杨琨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含泪迎送,
怀念一生。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王昊
总理不告而别,
人们失声痛哭。
灵车缓缓前行,
伍豪以兹永诀。
苦离别·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苏帅
共处千万日,
分别在旦夕。
泪眼两相望,
遥问聚何时?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张侃
前不见头,
后不见尾。
念心情沉重,
俱潸然泪下。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