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评价过程如何体现动态性,这是语文学科特性所决定了的。语文素养评价应该贯穿于平常的日常教学、课外活动与日常生活之中。课外活动是有效的载体,并能收集学生课外学习状况的信息,从而达到全面、立体评价学生的目的。我的做法是:
(1)作业展览会。每周进行一次大展评,学生选择自己最优秀的一份作业,展示给大家看。优胜者可获得“优秀作业奖”并放入成长记录袋。通过这种形式展示,学生之间彼此有了了解,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更清楚,认真学习的信念会从此滋生。
(2)新字交流会。每个学生或多或少会认识一些课外字,一周一次的交流会学生既可展示自己的成果,又可认识更多的新字,一举两得,激起学生认字的热情。
(3)故事讲演会。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试讲,以“穿插讲”、“个人讲”的形式展示大家听。
(4)儿歌、古诗吟诵会。选自己拿手的儿歌或古诗进行吟诵,让学生在吟诵中领悟,在领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感动。
(5)好诗朗诵会。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小组,推荐最具实力的同学上台朗诵,并由学生组成评委,进行当场打分评定,并评出“最佳朗诵奖”“最大进步奖”。
……
以上各种交流会获得的奖项均可放入成长记录袋,课外活动是动态性评价的体现方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积累。让学生自身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让学生明白日常的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3、动态性评价要格外关注校外的实践活动。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语文,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语文能力。校外积累是校内学习的延续,重视实践活动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积累课外知识。
(1)每两周了解一次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
(2)每位家长每月一次欣赏自己孩子的语文学习档案,同时根据档案袋内反映的情况及在家表现,认真客观地评价孩子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可喜之处,并配合老师督促孩子认真仔细地填写调查表。
课 外 运 用 语 文 及 知 识 积 累 调 查 表
调 查 内 容
学 习 内 容
加分(5-1)
认识的新字
课外书的名称
1、《 》 2、《 》
3、《 》 4、《 》
背 的 古 诗
1、《 》 2、《 》
读 的 名 言
1、 2、
六、对语文素养评价体系实施后的几点体会及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语文素养评价方法的改变对学生起到的促进作用显得十分明显。
1、多维的形成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能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各种形式的评价说明学生慢慢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每次小的成功都让他们的自信逐步加强,坚强的自信心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
2、多种评价手法的采用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有了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之后,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次数明显增多,学习兴趣浓了,主动学习的激情更高了,学习的最终结果不言可喻也更好了。
3、多维立体式的语文评价方法使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自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再惧怕学习,能正确地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适的课外阅读计划,学习的热情。高涨。
4、但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在视听技术极大普及的今天,如何才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光靠有待于完善的评价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仍需努力,寻找出更有效更直接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5、语文素养的评价与当前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考核之间的矛盾暂时难以解决。作为老师本人也难以作为。所以,只能在更小的范围内尝试,相对效果也不甚明显。即孤掌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