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巨化集团公司新闻中心《巨化报》社 许 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如何能让孩子有一个清净、幽雅、安全的学习环境,一直以来,是所有学校以及家长、老师们孜孜以求和努力实践的主要内容;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然而,现实有时并不遂人所愿,屡有发生的青少年意外伤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地上演着悲剧,也为我们一次次的敲响着警钟……
“偶然”惨剧 令人扼腕
1994年,克拉玛依剧场的火灾,吞噬着数十位花季少年的美好生命;
2000年9月19日,江西南昌一所师范学校发生集体中毒,46人倒下……
2001年3月6日,在江西芳林村小学剧烈的爆炸声中,37位含苞绽放的生命从此凋零……同一天,安徽肥东某小学的厕所围墙倒塌,造成1死3伤;
2002年春节前夕,遂昌今岸中学初二(4)班学生赖某因冲动将同班同学徐某剌杀,原因只是害怕徐某报复他而先下手,以致一人死亡、一人入狱9年。
上个月,上虞又传来噩耗,一名6岁的孩子掉进学校的厕所而溺亡……
上述事件,只是无数意外伤害中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多的“偶然”事件未经披露。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在达14000人之多,据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和教育部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令人触目惊心!
对此,人们大声疾呼,我们再也经不起太多的“偶然”了!
少年犯罪 让人深思
伴随着一些“偶然”事件给中小学生带来意外伤害外,未成年犯罪现象也给青少年带来了身心上的重大伤害。
1996年,上海市一伙以邵某为首的12名少年,平均年龄不足16岁,最小的不到14岁,由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看三级片,于6月15日将一名18岁女孩强奸;
河北唐山一名15岁的中学生由于恼火母亲不准其打游戏机,遂将母亲勒死家中;
上海一名15岁少女白某,由于夜不归宿遭父亲责骂,便将老爸毒死;
1999年8月,笔者在公安部门曾采访过一个在衢州某地流窜作案的少年犯罪团伙,该团伙约有7、8人,年龄最大的有16岁,最小的不到13周岁,他们作案的手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人小不被大人们注意,潜入宿舍以及工厂、食堂等更衣室里掏拿挂放衣裤里的钱物,他们最“辉煌”的战绩是在一家影剧院的二楼舞厅,一次就掏盗人家搭放椅背上的衣服口袋里的2000多元钱,然后打游戏机或挥霍掉……
此外,我们在一些学校的附近,有时也会发现个别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时的情景,有霸道欺人的、有勒索钱物的、有寻衅滋事的……当您在那些稚气未脱的脸上,看到透露出的某种暴戾神情时,难道不值得您深思吗?
校外环境 令人担忧
据统计,从1991年到1999年我国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0.6%。对此,专家们认为这与社会上一些渠道传播“黄赌毒”以及校园外某些不良环境影响有关。
在我国,一些非法出版物、光碟、游戏机以及某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正在毒害青少年成长。专家们认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可塑性强,行为不稳定,好冲动,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尤其是不良文化抵御能力差。拜金主义、腐败现象、灯红酒绿等社会上的消极因素极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从净化社会环境、铲除不良文化上着手。
在我省一些城市的中小学校附近,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游戏室、音像、图书租售点在影响青少年儿童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也扮演着很不光彩的角色。一些游戏室往往置“成年人不得入内”的禁令于不顾,大敞其门,让孩子们在苹果机、麻将机等带有赌博性质的设施里游戏人生;一些宣传暴力、凶杀甚至色情的影视录像片也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在少数青少年的手中传播;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黑街小处女》、《魅眼美人》、《失身小姐》这样的64K“口袋本”和日本卡通读物,也在一些孩子们的书桌上出现,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垃圾都在悄然无声地吞噬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校园安全 警钟长鸣
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有相当多的中小学能保持着责任性伤亡事故近于零的纪录,这与各级学校长期坚持安全第一、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氛围较好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孩子也存在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出手较狠的现象,比如一些学生在开展集体活动或是在课外活动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时,个别孩子有时出手极重,挥拳施暴,拾物狠打,根本不计后果。有的家长为怕自己孩子吃亏而教育孩子“无论如何要打回来!”、有的家长甚至当着班主任和同班同学的面教唆:“给我狠狠打,打坏我们赔钱”、还有一些家长明知自己孩子有错,但仍然说:“我情愿到人家家里去慰问,也不愿人家上咱们家来慰问,大不了送点东西道个歉……”如此教育孩子的结果,只能是促使他们变得冷漠、残酷、凶狠,而社会的公德心、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则明显淡化,这是非常危险的,当这种严重的攻击心理不仅会危及同学的人身安全,自己的人生也有可能被葬毁。前不久,永嘉一所学校发生了一起初三学生杀害的大案,起因就是同学在打乒乓球时发生争执而吵架,而自认为吃了亏的学生家长唆使儿子报复,结果酿成大祸。
此外,一些学校的门卫管理难问题也是十分突出,按教育部、公安部要求进出校门必须严格进行登记制度,未经允许校外人员是不得随意进学校的。但是,在很多学校都发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一些市民常常以学校的“主人”自居,根本不把门卫放在眼里。门卫询问时,他高兴时理你一下,不高兴时理都懒意理你。比如有一所小学,校方考虑到附近居民的需求,每日傍晚开放一段时间允许居民入校休闲、健身、放飞筝等活动。但是,就有一部分人由于缺乏公德意识,文明素质很低,进校后瓜子果皮扔得到处都是,小孩随地便溺,公用设施屡遭损坏之类的现象令校方着实头痛。一些人还骑自行车、摩托车长驱直入,门卫阻拦时反遭训斥。而像这样的类似事情,对校园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隐患,但其中又确有几分无奈。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学校会同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多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其中也不乏对游戏厅、网吧、书摊书店、音像出租点进行处查、收缴不健康书籍上千册以及对网吧、游戏厅提出整改要求。一些学校还多次组织职能部门对各中小学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部分学校还聘请派出所的干警出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通过一系列防打结合的举措,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内安全环境已日臻好转。
但是,校园安全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心、共同负起责任,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校园安全,任重而道远!
作者:《巨化报》社记者部主任 许斌
通联:衢州市巨化集团公司新闻中心《巨化报》社 许斌
邮编:324004 电话:0570-36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