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遗憾
教学中的遗憾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
那是八年前,我刚从农村中学调到省重点中学。因为我的年轻,因为我取得的成绩,因为我教的是尖子班,所以,开学之初,我就定下了一条不合法的规定:一个学期中,量化分被扣十五分以上的学生,家长领回反省一星期。
刚开始,一切顺利。重点中学的学生毕竟素质高,我又年轻,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渐渐的,有一个学生越来越引起我的注意,他叫孙伯,农村学生,成绩很差,喜欢打游戏,老是旷课。我很不理解,像他这样的学生怎么进的尖子班呢?后来经过了解,学生告诉我,他是学校领导的亲戚,走后门进的尖子班,但很不好学,成绩越差越不在乎,所以要特别注意,特别谨慎。
我是特别“注意”了,注意了他的一举一动,一有不合班规的言行,我就找他谈话,批评指出;但是我没有谨慎,我认为关注他,批评他,就是爱护他,就是为他好,因此,在谈话的言词上,往往就激烈了一些,直露了一些,这反而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旷课、迟到,去打游戏,丝毫没改,反而变本加厉,按规定,量化分当然是越扣越多。
终于,到了不能再扣的时候了,我按耐不住自己,狠狠地批评了他,他不服气,回到教室收拾东西就回家了,我在气头上,又有班规在那里竟没有留他。他就这样走了。
开始,我认为他回家几天还得回来,就没有太在意,内心反而还一阵窃喜:可走了一个害群之马。但是一星期过去了,不见他来,也没有他家长的音信,问我们领导,只说孙伯不上学了。我心怅然。进而内疚。因为我校是省级重点学校,升学率高,农村孩子因为基础差很不容易考上我校,一旦考上几乎都能考上大学。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说法:考上三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孙伯是考上我校的,成绩是差一些,但毕竟还是三中的学生。我于是让同学给他捎信,让他回来上课,但都不见回音……
八年过去了,我已不是原来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早已去掉了浮躁,去掉了火气,不再毛毛草草,不再盲目冲动,那个量化规定也早已进了垃圾桶,但是每当我偶有闲暇,往往就会想起孙伯,内心总有一种愧疚之感。虽然学生早就告诉我,孙伯早就不想上学了,他父母都劝不了他,你又有什么办法。但是我总有“我虽不杀伯鱼,伯鱼却因我而死”之感。我感到孙伯没有完成学业,是我的错误。
世事变迁,往事如过眼烟云,但是我总忘不了孙伯。孙伯你在哪里?你过的好吗?你没有完成学业,是我没有做好我的工作,这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