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收南瓜》(义务教材一册)是一则看图说话训练内容。四幅图讲述了小白兔来到瓜园,看到成熟的大南瓜,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终于把南瓜运回家的故事。教材提出了表达训练的要求:要注意把话说完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根据此项要求,我们仅以第一幅图的教学为例,看一看在表达训练中,如何与观察、思维密切联系。
首先,教师让学生仔细看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来到了什么地方收南瓜?他看到的南瓜是什么样子的?小白兔正在想些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小白兔来到了院子里收南瓜。他看到的南瓜红红的,他想回家让妈妈给他做菜吃。”显然,这样回答是不准确的。为什么学生没有表达准确呢?原因是没有仔细观察图画,没认真分析图意。这样,思维就没有了基础,没有了依据,表达自然不会准确。教师可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指导,让学生把图中的南瓜、瓜秧、瓜架联系起来分析:这会是什么地方?然后教师再去指导观察南瓜,让学生分三步观察,这个南瓜大小怎样?形状怎样?颜色怎样?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思维——从小白兔把大南瓜推回家的结果看,小白兔看到了南瓜会怎么做?怎么想?最后要求学生把几句话联系起来说一说,并提示学生要按照顺序,先说“小白兔到什么地方收南瓜?”再说“他看到的南瓜什么样?”最后说“他会想些什么?”通过扎实、具体地训练,不仅使学生在表达训练上达到了教材要求,同时观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一名学生讲道:“秋天到了,小白兔来到了菜园里。他看到瓜架下有一个又红又圆的大大的南瓜,心里可高兴啦!可是,南瓜太大了。小白兔瞪大了眼睛,把小手放在胸前,心里想:这么大的南瓜,我可怎么把它运回家呢?”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进行表达训练,必须从每一个步骤扎扎实实地抓起,每一步的表达训练都要与观察、思维紧密相连。
以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的训练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错误倾向——在观察、思维、表达训练的形式和方法上,不注意从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出发,去研究怎样同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而只考虑如何单方面提高学生某一种能力,进行单一训练的呆板、机械的做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开掘了学生作文源泉,发展了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