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而其中的阅读教学,则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阅读?阅读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语言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阅读”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尚未取得共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是美国学者W·S·格雷,他说:阅读是“一种识字、悟意、联想与实际相联系的四位一体的复杂活动”。(《外国教育动态》81年第二期)
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就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语言素质。其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重要的语言能力素质。近年来,高考或会考的英语试题对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题量不断增加,要求逐年提高。由此可见,强化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素质,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大势所趋。
这些年来,我在教改实践中,深深感受到阅读教学的能力训练的极端重要性,并根据美国学者格雷的“四位一体”说,结合白己的教学经验,以及高考备考复习指导和能力训练的实际需要,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具体抓了四个方面:
一、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经验性感知能力。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感能力,不仅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更准确地领悟词语、句子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深层意蕴。
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又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首先,我们知道阅读过程是一种对文字信息直接感知的复杂心理过程。因此,教师要坚持贯彻“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尽量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以及母语对英语感知的“负迁移”。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和语言训练中,教学语言和学习用语要求尽量使用英语表达;尽量不采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翻译方法,即使采用了,也应该强调分析和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以便创设一种学习语言和语言训练的优良场境,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汇或句子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是因为用—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语义时,由于语言习惯或语法功能的不同,往往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或完全准确。我就常有这种体验,事实上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是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去猜测、比较、联想、感悟和理解。
其次,要加强句群、意群、语段、语境的划分及停顿的认知、感知、认读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连贯、语段是否衔接、用语是否贴切、表达是否得体等都有敏锐、直接的感知。另外,我特别提醒学生留意except, besides, except for 及but; not more┅than与 no more…than,not less…than等的区别,以及however,even if,unless, in spite of,on the contrary,instead of,nothing beyond,anything but等影响或改变句义、语义的词组。运用这种直观性对比,使感知效果更好,印象会更深刻,还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出现的失误。这种直观性的比较思维活动和能力训练,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材中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言规范、词语搭配均佳的典型例句,作为标准化、规范化的句子模式,着重体味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例如,高中第二册课文NOISE IN THE NIGHT最后一句 “You were supposed to die like that.No doctor would have noticed the tiny teeth marks of the snake on your skin”,为了加深理解,我先让学生正确认知be supposed to是“本应该”及would have noticed所表达的虚拟含义,这样,学生经过联系全句的语义便更能体会到Sherlock Holmes的足智多谋和案件的扑朔迷离了。
二、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Some books are to tasted,others are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在这三种阅读方法中,前两种属于泛读。泛读只要求对文章有个大概了解即可,但阅读速度则要求要尽量快速,这种阅读速度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训练和能力培养,都十分重要。只要教师在阅读方法、阅读心理、阅读技能、阅读思维等方面悉心指导,是完全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的。为了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逐词逐句慢慢咀嚼,以为这样读才是透彻理解。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训练时,我便有针对性的“约法三章”,要求他们做到:1、集中注意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2、自主阅读,独立思考:3、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鼓励他们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交流阅读方法和成功经验。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提倡快速猜读,全文通读,摆脱习惯于“心译”的读法,要求灵活使用快速猜读、跳读、通读的读法,以便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也可改变过分依赖工具书的不良习惯。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在单位时间的阅读速度,是争取以最小的阅读量,获得最大的、最有效的语言文字信息,这才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的信息量大小以及信息的有效性,是衡量阅读效率的标尺。因此,训练学生快速捕捉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突破阅读理解中的重点难点,是快速阅读训练中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THE LOST NECKLACE (《项链》)第二场中,有一段对话:
Pierre:Yes,Mathielde.We are going to the ball,the palace ball!
Mathislde:I can~t believe it!
由于学生能快速捕捉到“can~t”这个关键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因而就能快速地理解到参加宫廷舞会这件大事对于Mathielde他们那种社会地位低微的小公务员家庭来说是何等的荣耀,无怪乎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她的虚荣心理和向上爬、想挤进上层社会的内心世界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如粗读与精读、比较阅读、选择性阅读、由点到面的读、带着问题阅读等,读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把握各种阅读方法的特点、要求、功能和重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优化、运用和指导某种阅读方法,强化训练,教给读法。
例如,高一课文MILU DEER REPRUN TO CHINA阅读训练时,我选用“带着问题阅读法”,并教给学生运用这种读法的要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方法是这样的:先由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若干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力求找到正确答案,旨在帮助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思维。这些思考题有:
a.What kind of animal is the Milu Deer?
b.When and why did Milu Deer disappear?
c.How many centers are there at present of Milu Deer in China?
d.What do people plan to do with the Milu Deer in the future?
实践表明,“带着问题阅读法”对于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理解,快速捕捉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信息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想象、联想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有立竿见影、省时高效的阅读效益。
如何快速解答英语试卷中有关阅读理解的试题,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训练项目。除了指导学生具备快速准确的领悟题意和答题要求外,更重要是指导学生精读与题目相关的重点语段、句群、句子等的有效语言信息,加以仔细推敲,作出判断。
例如,在给高二级学生指导解答阅读理解的思考题时,就以课文ATA TAILOR~S SHOP (《在服装店里》)为例,采用“对比阅读法”。先让学生留意主人公出示百万英镑前店员的有关词语:
a.the fellow made no answer at first.
b.…I waited till he had finished his work.
c.…Let me into a back room.
d.…Look at me coldly.
e.…selected the cheapest one for me.
以及主人公出示百万英镑后有关店老板的词语:
a.Pleas get those things off, sir, and throw them into the fire,
b.Do me the favor to put on this shirt,and this suit.
c.Quite right,sir.Quite right.
d.I can wait all my life.
e.One moment ---Let me show you out, sir.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会到作者运用幽默、生动的个性化语言使店员和老板在一瞬间由农冠取人、冷言冷语的傲慢态度变为低声下气、唯命是从的奴才相,刻划得淋漓尽致。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然后边阅读,边归纳,加快答题速度,取得了一次性的正确答案。
四、适当加人阅读训练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适当加大阅读训练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从中培养阅读兴趣,升华阅读方法,强化阅读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都会大有好处。这是因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对于一般的农村中学来说,设备固然落后,最缺乏的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去努力创造这样的语言环境,在阅读训练方面,不要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上,而是要引导学生涉猎相关的英语课外读物、报刊。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借助电视、收录机、互联网等多媒体语言教学手段,扩大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实现由课内的阅读训练到课外的阅读热情,从中实现知识迁移和技能迁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产生良性互动作用的教学效应。
其次,适当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增长驾御外国语言的技能,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词汇、句子和篇章、语法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阅读教学的改革刚刚起步,有待于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