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故事改编”:让爱触摸童心
          ★★★★
【字体:
“故事改编”:让爱触摸童心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4
让爱触摸童心 


——《七颗钻石》课堂实录 

优美的音乐声响了起来! 

——这是我和孩子们的语文课。 

相互问候,孩子们坐下,看着我。 

“要检查一下你们的朗读情况,请合起书本,看着电视屏幕。”我环顾所有的孩子。孩子们比原来好多了,组织教学也变得轻松有效得多了!欣慰地点名:“朱姝婷,请你来读。” 

她看着大屏幕,读将起来。我示意孩子们注意倾听,哎,孩子们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很不好! 

读着读着…… 

朱姝婷停了下来,学生们被眼前的一幕“蒙”住了: 

电视屏幕上只出示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我呈现的是一个不完全“文本”: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朱姝婷还想凭着记忆读下去,我知道她能读出来,而在我示意停止朗读时,孩子们都惊讶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我顿了顿,买了个关子,说:“现在我要你们改变故事。假如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却发现罐子里的水翻出去了好多,只剩下一点点了。接着会发生什么呢?发挥你想象写下来。”这下孩子们才明白。哈哈!我心里想:你们一定喜欢这个练习,果不其然,孩子们很快拿出了作文本开始写! 

教室里非常安静,此时课进行到第五分钟。我走下去,发现孩子们的“故事”写得很好。大多孩子写的结局和书上一样: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有七八位孩子的结局不同他人,意思是小姑娘的水罐里的水消失了。只要有不同的声音,对本课的学习来说就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契机。 

五分钟过后,我请三个孩子读他们改编的故事。 


平时不爱说话的陶碧云:“她赶紧去捡水罐。发现水罐里的水洒出了不少,只剩下一点点。小姑娘气坏了,心想:好不容易弄来的水,竟被这只小狗给白白糟蹋了。正在小姑娘生气时,她发现小草上有许多洒掉的水。便一滴滴地弄在水罐里,收获也不少,和原来差不多。这时,小姑娘的气也消了,她看小狗这么可怜就倒几滴水给小狗喝,小狗望着她,像是在感谢她一样。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活泼积极发言的陶欣:“她赶紧去捡水罐。发现水罐里的水洒出了不少,只剩下一个大人喝的了,她很伤心。但是,小姑娘又想:这点水,应该够母亲喝的了吧?”于是她又抱起水罐,准备回家,小狗还在那边哀哀地叫,小姑娘看了看它,抚摸着小狗的头,对它说:“这也不怪你,是我没有注意到你。”于是,小姑娘倒了一点给小狗喝,小狗舔得干干津津,舔完,它用感谢的眼神看着小姑娘。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小姑娘和小狗道了别,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去。” 

朗读高手陈雨露:“她赶紧捡起水罐,看见水罐里的水,洒出了很多,只剩下一点点了。她看见小狗,便气凶凶地说:“都怪你,把我的水弄翻了,现在可好,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叫我怎么给生病的妈妈喝呀?真是的。”小狗望着小姑娘,在她身边转了几圈,然后走了。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发现水罐里的水都变没有了!” 


在她们读的过程中,其他孩子认真地听着,都似乎被他们生动的情节和惟妙惟肖地讲述完全吸引住了。 

等她们读完各自的故事。我询问道:“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觉得三位同学的故事很精彩。(孩子们鼓掌)她们的故事结局有些不太一样。你们觉察到什么不同了吗?” 

“我发现陶碧云和陶欣的故事结局一样,而且和书上一样。但是陈雨露却不一样。”黄育文首先发现了。 

我继续向孩子们探询道:“那么,为什么要让水罐变成银的呢?” 

因为小姑娘心很好,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讲了这个意思。 

“是吗?能不能详细地说说小姑娘的心好的表现呢?在哪里呢?”我意为请孩子们从第二自然段中寻找“线索”。 

孩子们说,在前面,就是第二自然段写小姑娘心好的。 

黄育文说:“喜出望外这个词语说明小姑娘非常高兴,因为有水给病中的妈妈了。” 

“从‘一想到……就……’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她没有自己喝,而是想到了妈妈,而且一想到就回去了,说明她一心想着的是妈妈。” 

“还有这句中的赶紧和跑也说明她心地很好。” 

我为孩子们感到骄傲:“你们理解得真好,那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王灵自告奋勇地读了起来,尤其突出了“一想到……就……”这对关联词。 

孩子们为她鼓掌,我也为她鼓掌,要知道她平时并不怎么举手,可一读就读出了高兴,读出了对妈妈的关切。多好呀! 

再请一位孩子读,黄达愿读得不好,但是意义或许就在这里,给他一个练习的机会。 

“孩子们,请用你的理解来读一读这句话。黄达愿注意学习。”我提议。(其实我控制着,呵呵!) 

齐读还不错!孩子们接着说。 

“‘竟装满了’的竟告诉我们她很意外,一定感到很惊喜,她心里可能想这下妈妈终于可以喝到水了。” 

“从‘一天夜里’可以感觉到她的心地真好。” 

“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可以看出她实在是太累了,累到了极点才睡觉的,要是我可能有些累就睡着了,因此我说她的心地很好,都是为了妈妈嘛!”说话挺实在的。 

段中也能看出小姑娘的心地好。” 


“哦?请你说给大家听听把,大家一定仔细听的。” 

“匆匆忙忙,赶紧去捡水罐都可以看出来。” 

孩子们真是慧眼,我都忽略了,我也受教了,带头为他鼓掌吧。 

在掌声中我高声说到:“你们刚才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陈雨露的故事,她的结局是与很多同学不一样的,如果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这样写,就不能算善良了,因为对妈妈一个人好,只能说小姑娘是有孝心。只有对小狗也好,才能算是善良。”蒋雨雯的精彩见解让大家点头称是。 

“你的见解真好,怎么做才是孝呢?”有几位孩子举手,我示意放下,“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请你们看下面一段话。” 

出示: 

孟武不伯问怎么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子游问怎么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对狗对马,我们也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舍命区别呢?” 

子夏问怎么做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 

孩子们读完,有孩子站起来说:“小姑娘的确是有孝心的人。” 

“我觉得小姑娘很有孝心,她时刻担忧妈妈的疾病,还诚心孝敬,再苦再累也不在乎,我应该向她学习。” 

孩子们都鼓起掌来,孩子们的表现真是一串动人的音符。 

“既然这样,你再来读读陈雨露的结局。”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发现水罐里的水都变没有了!”孩子们读着。 

刚读完,孩子们都觉得就算这样改编,水完全没有了也不好。 

王成成建议“结尾改为木头水罐里的水没有增多,也没有变少。” 

“为什么这样改好些呢?” 

“因为如果将水变少了或者变没了,那么不是说对妈妈孝顺也不对了吗?” 

另一个孩子插嘴:“是的,我也觉得没有将水罐变成银的,就算是惩罚了,这就行了,如果将水变没了,就惩罚地太过分了,因为像小女孩这样孝顺已经很不错了。” 

说得多好呀,我禁不住拥抱着她,孩子们笑了。 

“让我们各自来读一读第2、3两段,体会体会小女孩的孝心、美好和善良吧!”孩子们自己投入地读起第2、3两段来,看着他们那么投入,感到高兴。 

读了一两分钟后,我高声导读下一段说:“当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她首先做了什么——” 

孩子们齐着接读第四自然段。 

“你们觉得为什么水罐有变成金的了呢?” 

“因为小姑娘一回家,就把水罐交给了妈妈,自己舍不得喝一口。为了表扬她的善良所以水罐变成金的啦。” 

“我觉得还因为妈妈也很善良,是为了表扬妈妈。” 

“妈妈善良,不仅仅是善良,恰当地说——?” 

“是母爱,妈妈对女儿深深的爱。” 

“是呀,这一变是在表扬母女两的善良和美好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好吗?” 

孩子们欣然领“命”,读将起来,他们的声音让我感动,让我们所有的人感动。 

“请同学看电视屏幕,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一个孩子读,读着读着,停了下来,因为我将第一句后面那部分给盖住了,我迅速地向大家看去:“你认为如果顺着没小姑娘没有将水给这位过路人喝,你将怎么编这个故事?想一会,呆会我们来讲。” 

片刻,戴天成和王成成起来发言。 

戴天成的发言: 

《给过路人喝水之后……》 

小姑娘把水罐给了妈妈,妈妈又把水罐给了小姑娘。这时,一个过路人来讨水喝。 

小姑娘心想:我自己都没水喝,如果给他喝,我自己怎么办?小姑娘便说:“不,我自己也没得喝。”路人苦苦哀求,小姑娘还是一个字:“不!” 

突然,金色的水罐变成了木头水罐,水也不见了。 

这时,那位路人变成了天神,说:“你这不叫善良,只是孝敬。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不能一高一低。” 

小姑娘听了,低下了头,脸红得像红苹果似的。 

王成成的发言: 

《报应》 

小姑娘说:“我自己只有这么点水还给你喝,没门!”小姑娘话音刚落,这个过路人就变成了一位神仙。神仙说:“你对母亲好,那是孝敬;对任何人都好,那是善良。”小姑娘听了低下头,同时神仙手一挥,金水罐变成了木头的啦!水也变成气流飞上了天。她的妈妈也渴死了。 

小姑娘失去了妈妈,小屋变得很寂静,这或许就是对小姑娘的报应吧! 

我被孩子的想象力做折服,竟然想到那个过路人竟然是仙人的化身。了不得! 

“同学们,如果真像他们俩所说的那样,小姑娘没有将水给过路人喝,还会出现七颗钻石吗?水罐里会涌出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吗?” 

“不会!”孩子们异常坚定。 

“其实,结局只能像王成成和戴天成说得那样,小姑娘会得到报应或者说是惩罚更为恰当。”我激动地说。 

孩子们毫无异议。 

“但是恰恰小姑娘对妈妈很——(孝顺),对小狗也很——(关心),对过路人同样关心,她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 

出示:小姑娘有一颗(        )的心灵。 

生:小姑娘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生:小姑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生:小姑娘有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灵。 

生:小姑娘有一颗钻石般透明的心灵。 

生:小姑娘有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灵。 

师:“很好,大家都体会到了小姑娘的善良。(顿一顿)但是,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善良吗?假如小姑娘的水罐没有变成银的,没有变成金的,最后也没有跳出七钻石,那么小姑娘还会这么善良吗?”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请同学们看看这几句名言吧!” 

出示: 

任何行为都不可源于纯粹的乐善好施。人类的仁慈总是混合着虚荣、利益和其他一些动机。 

——[英国]培根 

大量善行可能处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德]歌得 

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俄]列夫·托尔斯泰 

孩子们读着,想着…… 

我示意停下,欲问又止! 

就此打住。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