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强化纲要实施 提高德育实效
        ★★★
【字体:
强化纲要实施 提高德育实效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强化纲要实施   提高德育实效

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  薛小丽

强化公民道德的实施工作,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实践的呼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校以市立项课题“在少先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龙头,开展了“中华三德歌”、“公民道德实施”的研究,在德育工作方面作了些探索,有效地实现了“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的任务。为今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习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纲要,抓师德,注重实效
李岚清同志在对南京琅琊路小学秦丽秀优秀事迹的批示上写道:“凡是学校真正办得好的,必然有一批师德高尚的高水平的教师作为骨干。”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加强学习,明确师德规范要求。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点来抓,一学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学十六大精神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学“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四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并结合学校工作实施专门编印《河口小学教工手册》、《民主考核细则》、《各部门工作职责》、《公民道德歌》等,对教师的言行规范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要求,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要求严格对照执行。努力把制定实施的过程,变成认识内化的能力,道德内化为信念,他律内化为自律的过程。
二围绕公民道德,广泛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两年来,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先后开展了“我与学生交朋友”作文大赛,“新世纪校园园丁风采”演讲活动,“五一”师德教育活动,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全校掀起爱心教育的高潮,动员教师与学生交朋友,每天找一名学生悉心交谈,每周家访1-2名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师德建设的督查和考核力度。设立了民主考核小组,从年级组到各部门再到学校,逐层定期进行量化考核评估。由于建立督查考核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净化了教师的语言,规范了教师行为,美化了教师的形象。
二、抓五小、促队干,完善自我教育体系
为保证“五小”达标活动的有序进行,我们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应统一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将“五小”活动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五小”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去。选择为“五小”活动创设了活动舞台,促进了“五小”活动的系统性、系列性训练,充分体现了“五小”活动与学校课程的整体性。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从“五小”做起,让我们明天的小主人真正在探究、体验中成长起来。
周桂官局长在今年六月份的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以实施《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为抓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开展‘小公民’社会道德‘五小’行动,作为学生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为此,我校广泛开展了“五小”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广“中华三德歌”、“公民道德歌”,实施“三五”德育工程,以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专题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基本任务。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注意发现和培养少先队小干部,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多年来,小干部们坚持每天对学生进行督促检查,强化文明行为。为了使文明礼貌条件内化为队员的自觉意识,再外化见诸于行动,我们创立了“河口小学学生十要十不要”细则,从写字、卫生、交通、作业等习惯上作了细化,成为学生言行的镜子。
在干部作用制度上我们实行竞选和轮换制,学校不定期培训中队长,并实行“红领巾广播中队轮换制”、“黑板报设计队员竞争制”,晨会、班会放手由队员自己确定活动主题。全员参与组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大显身手,锻炼才干。
三、重体验,勤活动,实现自我教育目的
学校德育要使学生课余精力健康释放,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教育于趣味中,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几年来,我们在开展传统的“体育节”、“读书节”、“文娱节”、“书画节”活动上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同时建立星期天艺术学校,开设了英语、电脑、书画、民乐等十几个班级,促进有特长的、有兴趣的学生发展。为使活动能全员参与,提高质量。同时狠抓传统教育活动,如扫墓活动,建队纪念日活动,植树节活动,“六一”庆祝活动。我们还拓宽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浓烈的活力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如读书节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名言警句小擂台赛”、“讲故事”、“朗读”、“知识竞赛”、“影视欣赏”、“名言欣赏”等十来个小活动。
四、创氛围、优化环境,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校园物质——空间环境的隐蔽性教育作用首先在于它的艺术性。我们从整个校园的面貌出发,以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激励性为原则,狠抓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一是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保持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二是建设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三是形成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校园在醒目处书写教育方针,名人诗词、格言,悬挂领袖、先烈、各人画像,国旗和《中华三德歌》和《公民道德歌》。努力办好板报橱窗和广播台。恪守“让校园每一寸土地都说话,都发挥教育作用”的信条,站在育人的高度,用整体优化的眼光,精心布局校园环境,力求尽其美,创造出活泼、清新、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做好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关系,优化公民道德实施的外部环境。“社会似海洋,家庭如船港。”让家长参与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既利他人,又利自己的双重教育效果。两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到“海边实践基地”参加活动,并开展为朱小美同学“献爱心”与希望小学生“手拉手捐赠旧教材”,“李先超,大家帮”、“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多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学样活动,利用“给家长 一封信”让家长提建议,另外请公安人员作安全法制讲座,心理专家作小学生心理辅导讲座,老干部团来校讲公民道德故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民道德教育网络,形成了学校为主体,社区为拓展,家庭为纽带的德育特色。狠抓纲要实施,注重德育的实效性,提高了办学水平,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德育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单位,模范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县红旗大队,网络教育先进集体。特别是在德育研究中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县以上刊物发表获奖,“中华三德歌”研究成果多次参加县交流。“从我先做起,当仁自不让,人人齐努力,共创新辉煌。”虽然我们在实施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差距,今后我们一定加强研究,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 
姓    名:  薛小丽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6年8月                 
工作单位:  如东县河口小学
职    务:  副教导主任     
职    称: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事迹:   主持县十五课题“农村小学‘合作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顺利结题。几年来,本人有十五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获县嘉奖、县“六单一综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被评为县“教坛新秀”、“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