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脸"变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有幸赶上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时代,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结束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的局面,逐步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当然也就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性的变化,我明显地感到:课堂的脸变了。
一、 教师不再“一言堂”
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课堂的脸变化最明显的。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多人听得昏昏欲睡,而是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给了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想象天地,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就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愿意大声朗读,有的同学愿意用手中的彩笔画出草原的美景,还有的同学愿意当小小导游,这样的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 学生不再是倾听者
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总是规规矩矩地小手背后地端坐着,洗耳恭听老师的教诲。而今,学生不再是循规蹈矩地倾听者了,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大胆质疑,教学完全由学生来支配,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学习《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提出问题:蛇与庄稼有什么联系呢?世界上的万物都会有联系吗?他们提出问题后,我就鼓励他们读书,然后小组讨论,最终弄明白这个问题,而学生则是主动探究问题的主体了。
三、 作业不再重复化
记得小时侯我的语文作业除了写生字还是写生字,除此以外再没别的花样,现在我布置给学生的语文作业已是丰富多彩、自主餐式的了。《可爱的草塘》一课学完后,有的同学选择搜集资料,有的同学选择录音,有的同学选择给家人当一次导游,而有的同学则画一幅画......作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不再为无聊的作业而发愁了。
四、 评价不再单一化
语文课堂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因而教学评价不可能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融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机智等于一身的因人而化、因人而异的教学智慧。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单薄、苍白无力的表扬话:“你真好”“你真棒”“你读得不错”等。当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时,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也丰富多彩了,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表扬学生读书有感情的:“你的声音虽不高亢,但在平静的叙述中却饱含着深深的沉痛,读得很有味道。”学习《燕子》一课时让学生想象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的想象真丰富,好象把老师也带到了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一样。”就连批评学生也是很温柔的:如批评经常迟到的学生(虽然今天还是迟到):“ 今天你比昨天早到了15分钟,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早的。”批评答错的同学:"老师相信经过你的思考,你一定会答出来."这样的评价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会呵护学生天真可爱的心灵。
新课程带给学生新鲜的感觉,带给学生有趣的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追求,我愿意将课改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