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活动,如果我们能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将优势部分加以肯定,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不正确的部分加以修正,将会促使学生各科成绩以至品行、素质、修养的全面提高。
下面就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通过美术课发现问题并利用心理调整方法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一:男 10岁 四年级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思维训练, 以手工制作“水族箱”为例,教师讲解其制作步骤及方法,展示两个“水族箱”样品,要求学生展开思维,动手设计一个充满情趣且具有立体感的“水族箱”。在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过程中,我发现一位男同学制作的“水族箱”很有特色,不仅考虑到各种物体的形象、色彩,还注意到了前后遮挡关系,整个箱体也富有立体感。我就将其制作的“水族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这时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大声喊:“他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好,是最差的学生。”我吃了一惊,让同学安静下来,这时那位男生咬着嘴唇,低下了头。我请他上讲台来讲述自己是如何制作这个“水族箱”的,他不动,我走到他身边以充满希冀的语气又说了一遍,并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他讲制作过程。他终于൰上了讲台,并且以流利的话语讲述了制作过程,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将自己制作的“水族箱”描绘成了海底街景,街上有值勤的螃蟹警察,还有遵守秩序的章鱼司机以及各种美丽的水生物,为了避免交通秩序混乱,所以将它们的位置放的有前后、高低之分。他描述的就象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同学们都鼓起掌,他涨红了脸,眨着大眼睛看着我,这时,我说:你制作的“水族箱”很棒,描述的也很优美,但老师希望你能象遵守秩序的章鱼一样遵守课堂纪律,他很高兴地点了点头。课后,通过班主任老师我了解到他父母均从事商业经营,不管他的学习与表现,同学又不愿和他接近,久而久之,他也就放任自己了。从此以后,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建立他的自尊心,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他学美术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后来我请他担任美术课的课代表,在管好自己的前提下督促其他同学。课后,我也常找他谈心,让他意识到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仅在美术课上表现好是不够的,要全方面共同进步才行,他自己也很聪颖只是原先对自己要求不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终于赢得了同学的欢迎,他手工设计的作品也不断涌现,其中一幅“虎书签”投递杂志社,还被留样了。
这个学生是我在美术教学里通过思维调整,素质变化跨度较大的一个。象这样的孩子,一旦被发掘出来,便会不断有好成绩出现。
例二:女 8岁 二年级
注意到这个女孩子是因为她上课既不画画,也不讲话,常常坐在桌前课后还是白纸一张。无论怎样引导、怎样提醒,就是不动笔。经了解,在其它课上也常这样。她天资聪颖、父母娇惯,认为自己会就不用心学。二年级的孩子很乐于为老师发作业纸,将此视为荣耀,许多孩子争着要得到这份差事,而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她,她既意外,又兴奋,回座位后,也不好意思再不画了。通过画面看,她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而且,有自己的想法,我就经常给她提一些高标准的绘画要求,她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借以激发她的绘画兴趣,并请她负责班级的“每月小画展”。这种孩子敏感、聪慧、容易骄傲,有时形成与老师对立的思维倾向而滑落进低谷里,且不容易拉出来。但如果引导得好,是个绘画的好苗子。我和班主任老师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现在她已成为班级活动的尖子,尤其在绘画方面,她的创造能力较强,创作积极性也较高,成为班级的板报小编辑。
例三:女 8岁 二年级
在绘画技法教学里,我也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思路的分析调整上,用以提高智力素质。这个女孩三岁开始画画,五岁时获得了全国比赛金奖,通过绘画活动使她具备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她在绘画中的表现及分析。
在画“为小朋友画头像”的作业时,我给她指出画面中人物鼻子画长了,她略加思索,没有修改鼻子,而是将眼睛的位置向外拉了点。她说:“如果将鼻子改短,那么,嘴要往上移,下巴要改,脖子也要上移,肩的位置也要修正,而如果将眼睛向外拉,只要改耳朵就行了。
在画头像时鼻子出现问题,而选择从眼睛处修改,这对于8岁的儿童来说,是极不简单的事情。她的分析和处理过程说明这样的问题:对老师的指导不盲目服从,盲目修改,有自己的能力和自信;能在出现问题时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是主动思维的意思;处理局部的时候,能从全局思考,则说明有整体观察的能力;变异的修改方式,则是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表现;她把思维过程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说明她思路清楚。这个例子同时也说明绘画对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作用。
前三个例子都是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行为的发现、分析和处理,第一个例子通过优秀作品,发现课堂表现不好而实为优秀的人才,通过思维的调整,焕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第三个例子是在美术技法学习中,通过思维分析,调整的方式,提高技法学习质量,同时也说明以正确的方式学习绘画可以促进人的智能提高。
心理调整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行为的分析调整及技法学习时的学习思路的分析调整,不仅能使绘画创出好成绩,而且能促使学生智能、行为、修养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习绘画过程所形成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建立学生对整体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能促使各科各类成绩的提高。因此,绘画成绩优秀的孩子,各学科各项活动的成绩都较好,这就是通过绘画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智力、品质、修养全面提高。这就是以美术带全局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