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数学论文 >> 资源正文
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策略
        ★★★
【字体:
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传凤    资源来源: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建议思考的问题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怎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备”在课前  “精”在课上

  为了上好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知识,我提前两周就开始备这节课,把功夫用在课前。我利用双休日到美家商场买了2袋500克的精盐,100克的中华牙膏,150克的膨化食品,90克的方便面,25克的小食品和一袋10千克的大米;又准备了一个鸡蛋,10枚2分硬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社会实践调查,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和我一起参与备这节课。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① 随同家长到超市调查,了解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用千克作单位,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选1----2种物品买下来,课堂用。② 测量出自己的体重,记下爸爸、妈妈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在讲新课的前一天,我通知同学们晚上把你买的物品准备好,有关数据整理好。我准备的物品已提前放在教室的电视柜里,事先保密,谁也不知道。

  第二天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一响,我快步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都异常兴奋,激动地望着我,好像在说:“李老师,你没讲我都差不多会了。都准备好了,你就问吧。”在课堂上我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好戏上演了:同学们充分利用实物,亲自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算一算,建立了千克、克重量的概念,反复感知重量单位。把2袋500克的精盐放在手上掂一掂,知道1千克=1000克。而最精彩的是每个同学汇报自己的体重。让学生认真听,看看你们组最重的是谁?最轻的是谁?全班又是谁最重?谁最轻?学生情绪高涨。“他还没有我重呢。”“哈!哈!他也太肥了。”不时地传来笑声、惊叹声。结果王环宇在班级最重40千克,林士粤最轻只有20千克。我让他们俩出来让同学们看一看,再让李莹城、张楚琪、朴元成、罗棕元、张菡莠这几个平时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的同学抱一抱王环宇,感受一下40千克的重量,当时,他们可高兴了,觉得老师特别喜欢他们。最后我问:“10克和10千克谁重呢?”同学们都抢着发言,“10千克重。”我又搬来一袋10千克的大米,拿来10枚2分硬币,同学们任意到前面来感受一下。毛任之吃力地搬着这袋10千克的大米,说:“10千克比10克可重多了。”这节早已“预谋”好的课,课上没有一个走神的,最让我吃惊的是平时特别贪玩的李莹城同学也表现得非常出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虽然个人在传统备课方面付出很少,但是在学生怎样学方面下了功夫,学生的收获也很多。使我体会到: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再也不能纸上谈兵了。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社会,贴近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非常重要。

            激励鼓舞  课堂高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一些亲切鼓励、催人奋进的课堂用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有时只有几个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我就说:“这几位同学真是数学头脑。太棒了。”其他同学听后,开始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自己也是数学头脑,一会,举手的多了,我说:“你们都是数学头脑,下面看谁讲得最好。”我班唐勰年纪小,特别贪玩,有时课堂作业都不能完成,但他很聪明。有一次课堂上别人回答不上的问题他能回答,我说:“唐勰真了不起,是学习数学的天才。“说来也怪,从那以后,他表现非常突出,课堂上爱思考,经常举起小手发言,课堂作业也不拖欠了,学习变的积极主动了。

  在学习三位数、四位数的加法时,我在二年(2)班巩固训练是这样激励学生的:我在黑板上写了三轮比赛题目,在上面用彩色粉笔写上几个醒目大字:“争当计算小超人”。下面分别画三个框。规则是第一轮比赛如果是100分,你就在第一个框里亲自写上你的名字,第二轮还是100分,就在你名字的后面打个“√”,第三轮还是100分,就在对应的“√”后面再打个“√”。如果三次都是100分,你就是“计算小超人”。如果第一次不是100分,只有第二次100分的,就在第二个框中写自己的名字;假如你第一轮、第二轮计算都不是100分,只有第三轮是100分,就在第三个框中写上你的名字。学生热情高涨,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都在认真的计算,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在贪玩,这些孩子太可爱了。一会,曾伦伦跑来了,当面批改,“祝贺你,第一轮比赛100分。”我提高声音说道,故意让同学们听见,并且在100分的旁边画上笑脸太阳。得100分的孩子们特别激动,尤其是男同学陈永鹏、叶星辰、吴嘉恒、夏颖光、袁乐深、梁泽森等,得了100分,就会跳起来,说:“耶!100”即使个别慢的同学也能做完两轮。比赛结束以后,我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上“祝贺你们!”然后带领全班同学读100分学生的名字,每当读到同学自己的名字时,都非常自豪!“计算小超人”欣喜若狂。自从运用这个方法以来,原来计算差的夏颖光、袁乐深同学,都能达到计算准确率85%以上。我就是这样在课堂上争分夺秒,激励和鼓舞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上学期期末复习阶段,我发现很多同学不是知识掌握的不好,而是太粗心。不是抄错数、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单位名称忘写了,列竖式计算时横式忘写得数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可把我急坏了,这可怎么办?我终于想出了一个激励的办法,每周评一次认真奖,每周评上认真奖的同学就会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智慧鱼,3周总评一次,有2周或3周评上认真奖的同学就会得到一只非常漂亮的智慧鸟。我把写有全班学生名字的统计表贴在墙上。每周一开始,课堂上复习完知识点以后进行反馈训练,每写一次作业或做一次练习都加1至2分,加分过程由每个组的学习组长负责,星期四上完数学课组长把每个同学加的总分交给我,然后我再把每周评上认真奖的同学在对应的地方画上红旗。这一办法实施以来,同学们每次作业特别认真,克服了粗心毛病,当我给梁泽森批改作业时,只听他不停的说:“不错、不错、千万别错”如果全对,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找组长加分。如果粗心了,后悔莫及,我看了他的表情都不忍心。他惋惜说:“真可惜呀!下次可不能粗心了。”到了周五数学课最后5分钟,当我读得智慧鱼的学生名单时,学生都听得特别仔细。当刘家欣、张子洋、江梓豪、叶星辰等20多个同学得到智慧鱼时,高兴的跳了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课后使我反思:现在按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就会越来越聪明、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在交往合作、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有提高,就会有自豪感,更加热爱数学。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渠道。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