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等等“转轨”意识的高潮。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已是大趋势,而在松岗中学这个农村城市化后的乡镇,同样面临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轨”问题。因此,我们与深圳市教科所联合在我校进行“松岗中学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这对我们的发展来说,可谓“及时雨”。
何谓素质教育,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生活、会审美’”。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的综合品质,而人的综合品质则是来源于人的心理素质,延伸开来就是一个相对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问题。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摆正教育的方向。而我们进行的“主体性发展的实验”就是把学生当作主人,使他们发展个性,其特征体现现在“四性”——独立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上,这个实验是我校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笔者从事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已有二十多年了,我认为“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因为,音乐是评价声波中震动而存在的音响效果,它通过时间的感觉,通过音响的感受,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最自然的引起人的情感的体验,它可以使你带上你所有的经验和认识去尽情想象、陶醉的创造,它具有不定性的功能。同样的音乐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听起来是不一样的。
过去有部分人认为 :“音乐课不过是唱唱歌而已,上不上也罢,跟语、数、英相比,它永远是排不上号的小门类”,这次在“庆回归”
深圳市首届学校艺术节中小学现代艺术教育研讨会中,听了吴彬先生的报告(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的主编)。他谈到重庆市有一名中学生到医院卖血去买一张刘德华的演唱会门票。国家教委尤其重视这件事情,明确指出:“要在高中开设音乐课程”。音乐课再也不是唱唱歌,弹弹琴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艺术评价的问题;情绪的问题以及社会风气的问题;音乐课的开设,再也不是单纯传授技能技巧的课程,她应该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学科来进行培养人的教育,素质的教育,是人类文化现象多层次、多方面、多方位、多形式的体现,是审美的启迪、智力的开发、情感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丰富。吴彬先生谈到美国的零点计划,同样是一个园(Ο),你可以想象它是一个球、果、物等,也就是说开发人的想象力就意味着开发人的创造力,美国国会通过了2000年的教育法中,硬性规定各学校一定要开设七大课程,其中就有以音乐课为主的艺术课;美国人认为音乐能培养人的乐观态度,能培养人的个性和和谐的发展。没有个性的也就没有艺术,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个性,也就没有生命力。音乐还能培养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创造力,所以他们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我国也很重视音乐教育,大纲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观摩了日本的小学两节音乐课,一节课题是“创造大海”,一节是“日本民间音乐”,两节课中,我们看到有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用高脚杯盛满了不同程度的水,用一小锯片刮杯子,发出一阵阵象海风吹来吹去的声音,另有一女生打开钢琴盖,用一铅笔刮钢琴弦也发出象海浪推来推去的声音,其它分组的同学在模仿船起锚的声音“呜”,整个意境把人带入了大海;另一小组,有几个同学击打鼓、轮胎以及一些打击乐器,另有几个同学吹着古老的日本民谣的笛曲,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看哪一组配合得最好。从以上两节课来看,日本人早已把音乐教育当着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音乐再也不是一种技能技巧的培养问题,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最自然的手段来用。
从以上的比较来看,面对我们松岗中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如何运用这项工具呢?首先,我们要有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应有的设施及课时量。从小学就要重视音乐教育,把它列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来抓,改变只要语、数、英的分数而不要其他能力的陈旧观念,放眼未来,着眼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观来设计目前的音乐教育,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向全球整体合作的发展,强调解决实际性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社会公德的培养等等,站得高一些,望的远一点。这样,我们才是通过音乐教育实施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