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感走进音乐课堂
--《粗心的小画家》教后感
翠景东方小学 谷淑琳
《粗心的小画家》这一课包括两个内容: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和歌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小虾变成小罗锅》这首歌曲以轻松活泼的曲调,儿童化的语言,描述了小虾变成小罗锅的故事情境,教育小朋友要养成上课坐端正的好习惯,教材的这两个内容表面看上去好像没什么联系,实际上是通过歌曲和歌表演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编者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将这两个内容做了巧妙的安排,让学生通过歌曲和歌表演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学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表演,并利用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帮助丁丁找出错误的地方,改掉做事粗心大意的缺点。歌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则是让学生通过用幽默诙谐的体态动作来表现小虾变成小罗锅的
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养成上课坐端正的好习惯。在设计时,为了使整节课课堂教学情境统一,我就将小罗锅拟人化为丁丁的同学来组织教学活动,并采用了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看、画、学、唱、演”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形式,创设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丁丁的画展和教室的教学情境,使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小罗锅以及全体同学的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地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中来。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音乐,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在设计歌曲的学唱部分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机械带读歌词的教学方法,将歌词的学习和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前两句的歌词学习中,我用的是“我问你答”的游戏,而在后四句歌词的学习中我又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让学生自己来发现丁丁画中的错误,并创编出歌词,在歌曲的难点---附点节奏部分,我又采用了让学生唱出丁丁骄傲的语气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特别的轻松愉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这首歌曲。
学生完全学会歌曲后,我依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原则,将歌曲的学习和表现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动手来帮丁丁改正画中的错误,画出正确的小动物,并由此创编出第二段的新歌词。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歌词创作的乐趣。在演唱完歌曲后,我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丁丁画画出错的原因是因为他粗心,这样在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在课堂的起承转接上,我认为我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如:学会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画外音说出丁丁还有一个同学也想请同学们帮他改正缺点,由此巧妙地将歌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引入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学情景融为一体,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在《小虾变成小罗锅》的学习中,为了启发学生表演出各种不同的滑稽可笑的小虾形象。我又设置了“笑破肚皮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谁的表演最受同学们的欢迎,让学生整节课都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来学习,这也正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纵观整节课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不仅在老师的引导下演唱、表演和创作了歌曲,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做事认真仔细,上课坐得端正的好习惯。这正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表现音乐美的过程。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掌握不太好,在帮丁丁改画的过程中拖延的时间太长等,这都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