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屯村中心小学 管建刚
[教例] 五年级《飞夺泸定桥》
师:(投影出示: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道:“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十分机智。当时情况那么紧急,红军战士能在那么危急的时刻想出办法,避免和敌人交战,可见红军很机智。
生:红军战士必须在仅剩的20多个小时里步行到120公里外的沪定桥,如果和敌人交战的话,即使胜了,也要花去不少时间,从而赶不到沪定桥,所以在当时,这个方法是最好的。
生:老师,我有意见。
师:(意外地)请说。
生:我觉得当时红军这么做是有危险的。我在电视中看到敌人称我们红军是“共匪”“红匪”。当时,红军战士是假装成敌人的同伙,而“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这很容易被敌人识破。最好改成“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共匪撤下来的。’”虽然书上说“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只不过是敌人太大意、太笨了。
师:大家讨论讨论,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
师:这位同学读书真细心,连老师没发觉的地方,他都发现了。老师要向你学习!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不迷信书本,书上也有疏忽的地方呢!大家都像他这样,“一字不宜疏,句句悟其神”。
[评析]
品析该教例,我有三点体会:1.要使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大容量和大空间,譬如“你读懂了什么?”“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体会?”“还有什么不懂的?”。2.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唱唱反调”,“唱反调”实则蕴涵着求异,对学生的这种举动,教师应该像呵护叶尖上的露珠那样细心谨慎。该教例中的老师没有责怪那个“唱反调”的学生,而是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让同学们讨论他的见解,最后给予肯定,这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是值得提倡的做法。3.面对学生这一有创意的发现,该教师能及时总结,鼓励全体学生都这样来读书,抓住机遇肥个别经验推广为普遍行为,这是又一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