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课时数 |
2 |
| |||||||||||
教学目标 |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知目标:学会9个生字,理解生词。 3.情感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世界的绚丽多彩。增强 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
| |||||||||||||
教学重难点 |
1.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记忆“馨、襟、瀚”三个生字,理解“翠竹的挺拔”等句子,体会诗中情感。 |
| |||||||||||||
教学方法 |
|
| |||||||||||||
教学准备 |
师:录音机、磁带、投影,小黑板。 生:预习,选择一种植物,查阅资料,准备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方面作介绍。 |
| |||||||||||||
教学反馈 |
|
| |||||||||||||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 |||||||||||||||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 学会9个生字,理解生词。 3 学会自主学习。 |
板书设计 |
去打开大字然绿色的课本 热爱 | ||||||||||||
教学程序与内容 |
教师活动内容与时间 |
学生活动内容与时间 | |||||||||||||
一谈话导入 |
1板书“课本”:有什么用处? 2板书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
启发思维。 齐读。 | |||||||||||||
二澄清目标 |
提要求: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记忆生字,想象词义,标出疑难。 |
| |||||||||||||
三尝试自学 |
巡视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指导标划,提示自学过程。 组织学习。 |
第一次自学:生字注音,标出疑难。第二次自学:默读,思考,继续标划。第三次自学:大声朗读,记忆标划内容,把难词搬向黑板。 | |||||||||||||
四反馈矫正 读中正音 读中分节 |
教给方法: 1 联系上下文; 2 查字典;联系偏旁。 重点理解: 沃野、饱览、胸襟、绚丽、温 馨、明媚等。 |
a开火车汇报朗读,集体评议,矫正。自由练习,个别分节汇报朗读,读后讨论:每节各写了什么?理清层次: 1大自然的召唤。(1) 2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才会得到大自然的馈赠。(2-5) 3呼应开头。(6) b集体探究词义。 | |||||||||||||
五.指导描红.。 |
|
描红。 | |||||||||||||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 |||||||||||||||
教学目标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诵课文。 2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板书设计 |
去打开大字然绿色的课本 | ||||||||||||
教学程序与内容 |
教师活动内容与时间 |
学生活动内容与时间 | |||||||||||||
一. 明确目标。 |
打算召开诗歌朗诵会。 需要做哪些准备? |
讨论明法,自由 准备。 | |||||||||||||
二 指导朗读。 1、第1节 |
1面对着清凉的绿阴,呼吸着芬芳的空气,你们准备做什么? 2讨论讨论,该用什么心 情,什么语气? 指导朗读。 |
讨论明法。 练习――汇报。 | |||||||||||||
2 、2――5节 A第2节 |
1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 什么? 2长大明亮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你都看到了写什么? 3、再读读这两节,是不是 有更深的体会? |
讨论明法。 练习朗读。 自由练读,个别汇报; 熟读成诵。 自读讨论。 | |||||||||||||
B3――5节 |
1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2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 是啊,要想饱览无限的风光,尽享大自然无私的给予, |
体会句式的整饬, 进行迁移朗读。 熟读成诵。 | |||||||||||||
教学程序与内容 |
教师活动内容与时间 |
学生活动内容与时间 | |||||||||||||
|
还必须不怕道路艰险,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击险恶的风浪,认识自然,为将来改造自然做好准备。 4读出这种“愿望”来。 |
| |||||||||||||
D总结理解 |
现在,你来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都有些什么吧! |
加深理解。 | |||||||||||||
3 第6节 |
1. 自由读,思考,发现了什么? |
发现:1和第一节内容重复。 (这叫反复,可使文章富有韵律美,还起强调作用。) 2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 |||||||||||||
三、指导朗诵 |
指导分角色朗诵,分组比赛。 |
交流。 | |||||||||||||
四.总结收获。 |
组织谈心得体会。 |
1. 谈学习第一课后的感想; 2. 谈课上用的阅读方法; 3.谈如何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 |||||||||||||
五、布置作业。 |
或动员朋友,或自己一人,看看大自然还有什么奥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