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海滨小城》2个简案
        ★★★★
【字体:
《海滨小城》2个简案
作者:沈洁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背诵《五彩池》二、三自然段。
   2、听写前课词语。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滨”是什么意思?(水边)海滨小城是什么意思?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小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五、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哪些自然段讲海滨景色的?
   3、哪些自然段讲小城景色的?
   4、课文先写海滨,后写小城,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这篇课文如何分段?一(1-3);二(4-6);三(7)
  六、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美丽整洁。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丽。海天辽阔,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在教学时,我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一一抓住景物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其着重点是:

  一、扣题眼,感整体。
  结合课文提问:由课题看文中作者描写了家乡什么地方的景色?按什么顺序观察的?从哪些方面写海滨的景色?小城又从哪些地方来描写景物的?文尾一句话,点明了海滨小城的什么?(特点:美丽、整洁)

  二、清思路,抓特点。
  1、让学生体会海滨小城的美景特点,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1的两个小题思考提问。
  2、教师抓住课文进行点拨、板书、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写出《海滨小城》的特点。”留心周围的事物“是本组教学的重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读懂第二段,作者留心观察了小城的三处景物。(1)庭院。(2)公园。(3)街道。这三处景物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如:庭院重点是树,特点是树多,不但用眼看,还用鼻子闻——树香。
    板书:
              海滨       到        小城
           大海    沙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蓝色 棕色 贝壳 归船         树  榕树 路
         白色 灰色 颜色、花纹各色货物     多  大  干净
              色展美               物展美
                     美丽、整洁
  三、明道理,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课文从海滨到小城重点写了什么特点?(美丽、整洁)
   2、质疑难。作者如何抓住海滨小城这一特点进行观察的?把海滨小城写得这样美,是否仅仅想告诉我们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教师点拨,引导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使我们了解了海滨小城的景色,同时也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3、析句点题,揭示中心。
     提问:课文最末一句怎么理解?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句,点明了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有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
   4、引申激发。
     问:你们觉得我们家乡哪些地方最美?(白水湖、浮山……)举例品评、体会。
   5、学习章法,模仿运用。
     按《海滨小城》一文中的写法,赞美一处环境,要求按一定的顺序练习说话。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