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不是为了分数
        ★★★★
【字体:
不是为了分数
作者:紫堇1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3.不是为了分数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好知识,养成做错题目及时代正的习惯。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数、得、啊、为的字音,理解惊奇、以为等词的意思。

3.会用检查写句子。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难点:弄清分数与知识的关系。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能正确读课文,能读准多音字数、得、啊、为的字音。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1.联系旧课《过桥》,点明今天的课文讲的也是雷锋的一个小故事。

2.出示题目,设问:小朋友,学习是为了什么?

3.齐读课题,教学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指名读课文(4人),师生评议,正音。

2.教学得、为、啊读音。(完成课后练习1)反馈。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雷锋仔细检查刚发下来的考卷,把做错的地方及时订正的事)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反复地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没有读懂什么?

2.师: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生交流。

4.共同解决新词陆续、这回、下回的意思。陆续说句子练习。

5.提出问题:雷锋为什么眼含泪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1)假设1:他觉得自己没考好。(板书:没考好)

2)假设2:他想会挨爸爸妈妈的骂。(板书:受批评)

3)假设3:他觉得自己有些知识没学好,很难过(板书:知识没学好)

6.解决问题(同桌讨论)你觉得哪种想法更正确?你能从第1自然段中找到答案吗?

7.反馈。第3种想法更正确。因为从仔细检查刚发下来的考卷这句话看出。

8.指导朗读。雷锋当时心里多难过呀,谁来给咱们读读看?(指名)

四.提出问题,为第二课时作好铺垫。

1.齐读第1自然段

2.师:小朋友说的很对,雷锋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些知识没有掌握好,所以觉得很难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后面的几段课文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3.用检查口头说句子,并写下。(结合课后练习4,句式谁给谁检查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的道理。

2.学习新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3.能正确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引入第2-4段的学习。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锋在大家都放学了以后,还坐在教室里,眼含泪水,仔细检查刚发下来的考卷,他这样做因为他知道_____

生回答:是因为他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

师:对呀,如果雷锋不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而仅仅是因为自己这次考得不好或担心被爸爸妈妈批评,他还会仔细检查刚发下来的考卷吗?(不会)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请小朋友好好读一读接下来的2-4自然段,体会一下雷锋和那个来安慰他的同学,他们俩在对待学习上,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反馈。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体会到什么了?

3.师:你体会到是那个同学,是吗?(生读句子)。你为什么读出这样惊奇的语气呢?(认为考得并不差)谁再来试试?(指名)

4.继续交流。(生读雷锋说的话及他的动作)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雷锋并不因为自己的分数还可以就满足了,而是看到自己有好几道题答错了,有一些知识没有掌握,又重新做了一遍)

5.继续交流。(生读那个同学的句子)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那位同学对雷锋的做法的不理解,他认为现在订正考卷,又不能再加上一分,不是白辛苦吗?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结合课后练习5,同桌讨论,说说理由)

3.反馈。师:看来不约而同地都赞同雷锋的想法,看,他是怎么说的---(齐读我是为了学好知识,不是为了分数

三.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1.同桌分角色练习对话。

2.师生配合朗读全文。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

1.读句子,注意带点词

2.用是…..不是…..说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能通过课文的学习,养成及时订正考卷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反馈。说说你的记法。

3.重点指导:努、改、检、锋、错

三.导行。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开展竞赛,比比谁是最懂得学习的人。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