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为了孩子
          ★★★★
【字体:
为了孩子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为了孩子,坐在了一起。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个家长不望女成凤。同样,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桃李遍天下。所以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们的孩子在我们一(3)班,也许是三十八分之一,但他(她)却是你们的全部。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的孩子也是我心中的全部。那么,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更有利地发长,更健康地成长。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正好赶上了课程改革。课改对于我们老师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是一种机遇。我们是以让孩子快乐地学,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张扬每个孩子的个性为目标的。

课改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一、    教材变了

更贴近学生,更能吸引学生。比如我们的语文书上插图比以往的语文书都要美。在学习拼音时,加进了一些儿歌的教学,使孩子学习拼音时不会感到枯燥,提高学习兴趣。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识字和写字是分开的。教材要求会认四百个字,其中简单的100个字是要写的。这里家长也许会有疑问,说实话,我们老师当初也是有疑问的。但实践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因为一年级学生还小,不适合写太多的字,但完全有能力多认识字。比如通过读《同步阅读》,看课外书,许多孩子都能自己认识很多字,认的字多了,孩子就可以自己读课外书,吸收无尽的课外知识,为以后打下很好的基础。如果一些孩子还有部分字还不认识的,家长也不必着急,这些字在以后也会学到,通过反复再现,想信学生一定能学好。

二、    课堂变了

以往的教育教学是填鸭式的,不管孩子需不需要,爱不爱学,能不能学,一味地往他们身上灌(当然不是全部否定的)。而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现在我们的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大家都看到了教室里的桌子是四人为一小组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将来的社会,合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课堂变活跃了。

[案例1]我在上《我们的画》时,以举办画展的形式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小画家们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作品,热情大方,顾客也做到文明礼貌。生生互动体现得很好,老师也融入其中。 
[案例2]在学习《操场上》一课时,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自己的方法来学,有的读一读,有的演一演,有的模仿书上的儿歌,自己来编,有的还能把儿歌编成一首歌唱一唱。整个课堂显得轻松、愉快。 
[案例3]《登山》一课,教师设计的主题是登山,从易到难的三座山。在登山的过程中,师生完全进入了情境。他们迎着红旗出发,到最后把红旗插在了最高的顶峰,同学们热烈地欢呼起来。在前进地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强烈地表现欲,而且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团队精神,不让一个同学落在后面,仿佛一个班的全体师生都是一体的。

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平等,民主的。

另外,我们的课堂也变丰富了。比如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就接触古诗,成语,让他们自已写写诗等。

[案例4]下课铃声响了,可是还有最后一个生字没有讲完,于是和学生商量:“我们学完最后一个生字再下课,可以吗?”“可以——”可我忽然发现一个小男孩举着手(就是那个古诗小老师),我示意让他发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玩!”我第一个反应:真不错!结果大家如愿以偿都上操场上去玩了。

 

以上是就我们课改的情况向家长做一些汇报。下面我想说说我们如何共同培养孩子,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一、        欣赏孩子

说一个很小的故事。一个孩子特别顽皮,成绩也很差,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向他的母亲告状,当然母亲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了,但她想,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鼓励他,孩子的一辈子不就完了吗?她回家是这样和孩子说的:“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只要你再认真些就更好了。”孩子感到老师和妈妈都是认可自己的,就努力学习,不断地进步。

我希望自己不是这样的老师,但我希望你们能做这样的家长。孩子是需要表扬的,需要赞美的。一次次地表扬会巩固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的自信。比如孩子比较胆小,你可以多给他机会,和别的人接触,如果他能和别人打招呼了,那你就可以说“我们家xx最有礼貌了。”而不要和别人说,我们家xx很胆小,次数多了,他自己就会认同家长的看法:我是胆小的。就拿我们班来说,贴花瓣时,有的家长说:“花瓣这么多,你很能干,再努力!”有的家长说:“就这么一点啊,最后一个了吧。”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让爸爸贴花瓣,(他的花瓣已经比较高了),爸爸是这样说的:“你看,还没谁高!”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打击了。例子很多,可举一反三。

二、        疼爱孩子

这一点,应该是不用说的,哪个家长不把孩子当掌上明珠,可以正因为这样,疼爱就成变成了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和大人发脾气,一味地迁就孩子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一个星期在学校里,挺苦的,毕竟这么小,周三来探望时,回家时,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其实我们培养的是学生适应集体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一个小集体能反应出大集体,连一个小集体都不能适应,今后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肯定会比别人弱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成长,以前扶着走,现在应该让他们自己走走,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很能干的。

三、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例如有的同学在音乐方面有特长,有的同学绘画方面有特长,有的孩子爱好体育,有的孩子喜欢看书,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孩子思想很好,语文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人的一辈子都要用到,可我们不能说语文数学不好,就是笨孩子,而过多地加以指责,我们的孩子才一年级,你能说他现在语文、数学考得不好,他就不聪明吗?就把他否定掉了吗?那对他是太残忍了。有个孩子听写时一个字写错了,让他重写一百个,那个字他肯定记到了,但很可能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没了。孩子们不是不想得第一的,不是不想考好成绩的,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孩子刚起步,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四、        帮助孩子

一个好的氛围能造就一个好的孩子。试想一个爸爸妈妈成天打麻将,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你想让孩子有多好,那是不可能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是需要家长管的。我们班的黄重威同学,他的家人就十分注重对他的培养,这个培养不是说硬把一些知识塞给他,而是为他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培养他学习的兴趣。只要一空下来,他就会拿着书看,只要一上完新课,他就会把书背掉,课堂上他的见解和别人是不同的,他能背许多的古诗,认识一千多个汉字,现以也许还不止了。他不是生来就爱学习的,是家长引导的,养成了这样爱学习的好习惯,对他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再举个例子,一个家庭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单人的小房间,让孩子在里面学习,游戏,可父母却发现孩子还是喜欢到客厅里来游戏。父母想到了可能是孩子需要别人的欣赏,于是在客厅里开辟一块地方,专门展示孩子的作品,如一幅画,一张字,一件手工等(要求孩子自己满意才可能展示出来)。这样孩子有人欣赏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作为老师,我有义务教好我的学生,三十八个学生,就是我三十八个孩子。我会尽我所能,热心教之,爱心育之,这点请家长放心。但毕竟是那么多的孩子,肯定有不到之处。请家长们见谅。有任何意见,请各位家长当面帮我指出,感激之至。

作为家长,你有义务教好你的孩子。一个孩子,是你们的希望。我们现在培养孩子创新,要求老师创新,也希望家长们能有创新的精神,培养你们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心。只要家长对孩子用心了,多看看书本,多学学别人教育的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才的!最后,敬祝工作顺利!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