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乌鸦喝水 |
教学随笔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认识乌鸦。 2、 联系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引出本课课题。 3、 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效果:指名朗读,结合正音。 2、看插图,说图意。 (1) 仔细看插图,看图时可以再读书。 (2) 同座对练,互相补充。 (3) 指名说说图意。 3、再次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口渴 瓶子 办法 终于 叼 渐渐 (1) 自由拼读生字,指名读,结合正音。 (2) 哪些词的意思已经懂了?请你来告诉大家。 (3) “终于、渐渐”精读训练时理解。 (4) 引导想办法记住生字:渴 办 法 终 于 渐。 (5) 各自记字形。 4、默读课文,质疑。 三、作业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略) 2、比较并组词。 乌( ) 办( ) 于( ) 鸟( ) 力( ) 干( ) 外( ) 看( ) 处( ) 着( ) 3、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办法 终于 渐渐 口渴 乌鸦 2、用下面的字组词。 办( )( ) 渴( )( ) 法( )( ) 3、对照正确、流利的要求,检查朗读,相机指点。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已经读懂了什么。读后互相交流。 (2)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朗读的差别中发现理解上的不足,进行引导。如语气的处理,重音的掌握等。 (3) 相象乌鸦怎么“到处找水喝”。 (4) 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5) 教师范读,指名朗读,指导处理好重音和语气。 2、第二自然段。 (1) 默读第二自然段,数一数一共几句话。按照顺序说说它们的意思。 (2) 理解“终于”。 出示句子: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这句话说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它肯定想了不少办法,大家想象一下,它会怎么想呢? 当它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总算想出办法来了。这时候才用了“终于”。 (3) 理解“渐渐”。 提问:“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渐渐升高”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为什么不是一下子升高而是渐渐升高的呢? 教师拿实物演示。加深印象。 练习用“渐渐”说话。 口述乌鸦想出办法喝到水的情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段有几句话,记住各句话的顺序,为背诵作准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数笔画,写笔顺。 (1)乌:( )画,笔顺是( )。 (2)办:( )画,笔顺是( )。 (3)渐:( )画,笔顺是( )。 (4)渴:( )画,笔顺是( )。 2、填空。 (1)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 )水( )。 (2)瓶子里的水( )升高了,乌鸦就( )了。 二、指导背诵 1、默读课文,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2、根据学生发言,出示板书:到处找——喝不着——怎么办——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 3、小结。 4、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熟读成诵。 5、检查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渴 办 终 于 法 渐 2、指名在田字格里写生字。检查书写情况,共同发现问题。 3、学生谈怎样写好这些字。 4、教师指导重点。 (1) 求变化。 (2) 讲疏密。 (3) 明位置。 5、按笔顺描红。 四、作业 1、用“渐渐”说一句话。 2、背诵课文。 |
|
l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 |
l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 |
l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挂图、生字卡片 | |
l 主要板书计划: 23 乌鸦喝水 着了 (叼石子 升高) ( 想出办法) | |
l 作业设计安排: | |
课内: 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 |
课外: 背诵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