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动手试一试
        ★★★★
【字体:
动手试一试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使学生懂得“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指导学生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读通句子,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谈话  讲解  指导

 

练习  讨论  观察

 

生字词语卡片  长句子

           

一、提问导入

谁能说出题目右上方是谁的画像?(居里夫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著名科学家)其他你还知道什么?

教者介绍居里夫人:1867年生于波兰。在波兰上的小学,在法国念的大学。小时候,家里人都亲昵的喊她玛丽亚。玛丽亚上小学时,门门功课都考第一。后来升入中学,尽管她在全班中年龄最小,可成绩却总是最优秀的。1902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工作,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她在上小学的一段故事。题目是《动手试一试》。

二、初读指导

1.学习课文生字词。

⑴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词,想一想:有哪些词语的意思,放到课文里试试猜猜我们就能初步理解它们的意思?

①指名按照拼音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

②估计学生通过自学可以理解的词语:

                如果  一杯

鱼鳞  肚子  错误  问题  正确

③需要适当讲解的词语。

  科学家  实验  他俩

④认识生字词。

⑵齐读生字词。

⒉再次读课文,先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再思考:

⑴科学家做了实验之后,向小朋友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⑵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⑶玛丽亚怎么知道科学家提的问题是错误的?

⑷科学家是怎么回答的?

结合讨论,要求学生朗读有关词语。

题⑴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漫。这是为什么呢?

题⑵一个同学说:“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同学说:“金鱼把水喝进肚子里去了。”

题⑶她找来了一条金鱼,把它放进满满的一杯水里,水漫出来了!她发现科学家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

题⑷我就是要你们知道,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课堂作业。

1.  复习生字词。

朗读课文。

  2   

 

 

 

1.  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使学生懂得“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重点理解课文第五至第六自然段的内容,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玛丽亚肯动脑、善思考、重实践、也发问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谈话  指导  讲解

 

讨论  练习  自读自悟

 

挂图  小黑板

           

一、复习

1.听写“去、丢、两、俩”并分别组成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读后根据下列意思把课文分为三大部分。

⑴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作出回答。

⑵玛丽亚做了实验,向科学家提出问题,科学家作了回答。

⑶这位玛丽亚,就是后来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

2.讨论后小结:

    第一部分是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五至六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学生在书上做记号。

3.指名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科学家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⑴学生口述科学家实验的内容,用上重要词语“满满  一颗  漫”,注意训练学生说话口齿清楚。

⑵学生回答科学家所提问题的内容后,练习用“如果”说一句话。

⑶学生回答“小朋友回答的内容”时,教者注意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和完整。

⑷学生口述“科学家的实验——提问——小朋友的回答”,要求说得连贯。(板书)

⑸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4.轻轻读第二部分,思考:

玛丽亚怎么会知道这个科学家提出的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呢?科学家是怎么回答的?

⑴“玛丽亚觉得他俩说得都不对”中的“他俩”指的是谁?(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

⑵他俩说的什么?

⑶她怎么会知道这个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呢?(板书)

⑷当她去问科学家的时候,科学家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有些问题只能通过自己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所有问题都要通过自己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提问:这两个句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

5.指名读第三部分。

   教者讲述:小女孩就是后来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

   齐读。

三、齐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要求做到能够复述。

 

 

 

 

 

8、动手试一试

丢石子    漫出   

满满一杯水     放金鱼    不漫    如果

放金鱼    漫出    找、放

 

有些问题只有通过自己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3   

 

 

 

1.  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使学生懂得“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写好本课生字

 

指导  示范  谈话

 

观察  讨论  练习

 

挂图  小黑板

           

一、复习提问

1.科学家在做了实验之后,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满满的一杯水)如果放进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漫。这是为什么?

2.讨论:为什么只有玛丽亚知道这个科学家提的问题是错的呢?

(玛丽亚能够“动手试一试”,实验的结果,使她知道了这个科学家提的问题是错的。)

3.教者小结:我们小朋友平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碰到一些问题,不要盲从,一定要想一想是否有道理。有的不妨动手试一试。

二、复述指导。

1.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这个故事,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老师想听听你们讲这个故事,大家愿意吗?

2.要把这个故事讲好,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各个部分的内容。大家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共分几个部分?各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五至六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

3.研究复述第一部分。

⑴第一部分先告诉我们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接着告诉我们实验是怎么做的,然后科学家问了一个问题,最后写两个小朋友作了回答。)

⑵实验是怎么做的?

(端来满满的一杯水,丢了一颗石子,水漫了出来)

⑶科学家问了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放进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漫。这是为什么?)

⑷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⑸各自练习复述第一部分,指名当众复述。

4.研究复述第二部分。

⑴玛丽亚是怎么做的?

⑵她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⑶什么事情使玛丽亚感到奇怪?她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⑷练习复述第二部分。指名当众复述。

5.提问: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什么?

6.练习全文复述。

三、写字指导。

1.指导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去     

2.指导其他要描红的字——另         

四、课堂作业

1.描红练习。

2.作业题:课后习题3:读读,抄抄  再听写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