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能说出课文里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二)理解“冬眠”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好本课的儿化音。读准语气词的音。
(二)查字典理解“冬眠”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课,(齐读课题——《动物过冬》)从题目来看,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什么吗?(讲动物)讲动物的什么事儿?(动物过冬)到了冬天天气怎么样?(寒冷)同学们怎么过冬?(穿棉衣,戴棉帽,外出活动少,躲在房间里……)小动物们也要以自己的方式过冬,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就明白了。
(二)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画下来,做为重点读一读。
师出示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2.出示“暖暖和和”让学生读,强调“和”在这里读轻声“huo”,不要读成“h6”。
3.指导儿化音,语气词的读法。
投影出示句子。
有点儿、哪儿、这儿要读成儿化音,er不单独读,要和前面的韵母结合起来读成卷舌韵母。
读一读。
投影出示句子
“了 呢 哇 啦”读轻声。(语音轻而短)指名读一读。
(三)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
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重点理解“冬眠”的意思。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冬眠”的意思。
(2)查字典。“眠”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通过比较,确定应选第二个解释:蚕蜕皮时、或某些动物到冬季均不食不动,像睡眠一般。
(3)老师进一步解释:动物的冬眠同睡觉不同。睡觉,是动物消除疲劳的需要时间较短;而冬眠是动物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生理现象,时间较长。如冬天到了,天气寒冷,食物又缺少。许多动物为能度过冬天,就进入冬眠状态。
(四)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哪些小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读懂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目标。
《动物过冬》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动物过冬的事。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下边开始学习。
(二)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细读全文,回答课后问题。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动物?用笔画下来。
学生边回答,边出示彩图:(六种动物)
2.这个童话故事中,谁是主要的角色?(蚂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说明,课文是通过蚂蚁在树林中碰到喜鹊、青蛙的经过,介绍这些动物过冬的知识的。
3.细读全文,请你找一找讲动物怎样过冬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1)指名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共四处,标上1,2,3,4)画的不对的及时改过来。
(2)读第一句“天冷了,它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春天才回来呢。”这句话告诉我们谁的过冬方式?(燕子、杜鹃、黄鹏)。“它们”代表这三种动物。它们怎样过冬?(板书:到南方过冬)
(3)读第二句:“我不去。我把窝垫得暖暖和和的,就在这儿过冬。”
“这儿”指哪儿?(北方)
为什么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做好过冬的准备)
还有哪些动物也要做好过冬的准备?(蚂蚁)读第四句:我也该准备过冬的粮食了。它找到一只小虫,就往家里拉。
(4)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呢?读句子。
板书:冬眠
回忆“什么叫冬眠”,青蛙冬眠就是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
(3)看黑板说一说,文中的六种小动物有几种过冬的方法。(有三种过冬方法: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青蛙冬眠;喜鹊、蚂蚁做好过冬的准备。)
(四)逐段有语气地读课文。
分角色读。评读。加上动作朗读。
(五)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六种动物过冬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过冬的方法,请你说给大家听。
(六)看一段录相,看后说说录相中讲到了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