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根据心理特点转化后进生
        ★★★
【字体:
根据心理特点转化后进生
作者:未知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根据心理特点转化后进生(本文章获区三等奖)

         

深圳市翠竹小学    黄海晖

 

后进生是教学实践中的客观存在。后进生转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坎坷不平的路。其实所谓后进生,并非先天资质差,而是由于其心理原因造成的。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克服其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是每位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做转化工作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后进生有哪些不正常的心理呢?

1、应付心理。

    这是后进生的普遍心理。现在,普遍家庭中大部分的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特别迫切,对于女提出过高或脱离实际的要求,例如:规定过关成绩每次必须在90分以上,若达到要求就大奖特奖,若达不到要求不打即骂。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逆反的心理定势,因为在他们心中是永远达不到要求的。这就丧失了继续努力的信心,上课做“陪客”,作业抄抄了事,应付应付,得过且过。

    2、自卑心理。

    这是造成后进的原因之一。自卑心理是自尊心受到损害后的心理状态。自卑心人人皆有,小学生特别强。后进生因为成绩差,看到的都是些冷冰冰的脸色,听到的是厉声的斥责和讽刺的话,自尊心受到损害,于是产生了自卑心理,反正跟不上,就破罐子破摔。

    3、厌学心理。

    后进生在知识上已存在着较多的“空白”,知识链条严重脱节,听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偶尔做了也总是拖拖沓沓,简直可以称得上“负债累累”,教师如果训斥讥讽,他们走进课堂心里就会发慌,怕老师提问,怕老师点名批评,怕……就害怕学习,讨厌学习。

    了解了后进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注意:

一、    情感教育,启发自尊,培养自信心。

关心爱护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

前提。改变后进生心理状态,启发他们自尊,教师必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肯定、赞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点燃后进生心中的希望之火,鼓励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上进。

二、    循序渐进,指导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后进生的文化科成绩,不言而喻,要“差人”一等。结合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环节。

1、为后进生创设表现的机会,扭转自卑心理。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柱。教学时,教师要设法给后进生多创设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能完成的题目,使他们感到“老师喜欢叫我回答问题”、“我回答得对”,让他们参加讨论、板演,同时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到综合运用,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再鼓励他们完成应完成的课后作业。

  2、查缺补漏,耐心辅导。

知识上的“空白点”,是学习的绊脚石,学生知识上的“空白点”多,教师就难教,学生就难学。因此,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反馈手段,及时了解后进生知识上的不足,发现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解决。循序渐进,使后进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日积月累,逐步掌握各科知识。 这样就能克服后进生的厌学心理。

3、培养后进生的良好习惯,加强学法指导。

转化后进生是细致的工作,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入手,一步一步抓扎实。既要培养他们认真学习、专心听讲、多思多问、独立作业、认真书写、自觉检查等良好习惯,又要教给他们预习、复习、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等方法。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学习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每个人有着各不相同的身心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外向型的学生显得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好胜心强,但注意力转移快,不集中,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就要指导他交替学习法。在家复习功课,或预习课文,或自学,要几门功课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发挥他自身的特点。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指导学法,要有所不同,因为内向型的学生他的特点是善于思考,沉着稳重,学习能持久、专心,但比较孤僻,理解问题速度较慢,我们就要引导他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学习讨论,克服苦思冥想的习惯。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事物发展都会有曲折,后进生转化也会有反复。因此,我们必须反复抓、耐心抓,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后进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