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角色
课改工作已进行两年有余,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较以前均有了较大的变化,深切地体会到了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冲击,现将一些感受汇报如下:
(一)课改放开了教师的手脚,使教师从循规蹈矩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以往课堂上不能说的话,现在可以说,因为课改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课堂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运用生活语言。如在上《父亲和鸟》一文时,说到“树林和鸟最活跃的时刻”这一句,我不由得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可以炮制一句,‘树不在多,有鸟则灵。’”再如教学成语故事时,我结合学生爱骂脏话的现象,告诉学生我要教他们成为骂人的高手,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有板有眼地讲意思、讲用法,效果还未必好。而采用生活语言“教你骂”,学生兴味盎然,效果好,既学习了这些成语,也使它的用法一目了然,许多学生在说话间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可以说这是课改课堂中最有意思的一面。
(二)做学生学习生活的同行者。课改教材增加了许多生活内容,也增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面对实验教材,许多人犯了难。在教师的储备里往往缺乏这样的准备,或者许多教师还不愿告别已有的经验和模式。但为了课改的成功,我们还是下定决心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收获。如二年级第一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猜一猜”,对教师而言这样的东西真是新鲜又刺激,如何去学、如何把它变成学生的能力和知识,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再如《农业的变化真大》中好多知识并不是教师都了解的,只有边教边学,甚至是老师向学生请教。因此,今后的教师应该很多时候都要做学生的同行者,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适应现代教学。
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但有的很明显,有的还隐隐约约,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关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