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内四区被定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被定为青岛实验区的语文课本。这套课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人文性,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为学生铺设起一条通往培养目标的成功之路。
一、新教材、新思路,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打开第一册语文课本,就会发现其编排非常巧妙,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这正符合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主要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畏惧语文学习。新教材介绍了丁丁和冬冬两个陪伴学生学习语文的卡通人物,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教学中每当出现这两个好朋友,学生兴趣马上就提高了。比如丁丁拿的金钥匙是总结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表示,我一定要得到这把金钥匙,并真正照着去做。
教材在新知识的引入上可谓独具匠心,先有文字引入,改变了以前先学拼音的枯燥学习方式,使具有悠久历史的祖国文字尽早与学生见面,"图形--字形"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揭示了汉字象形的演变。刚拿到课本时我也曾产生疑惑:没有拼音,学生怎么学认字?经过实践,结果使我大吃一惊,学生对"日、月、人、口"等字早已认识,中间穿插的一些生字他们很愿意学。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回家和家长说:"我今天认识了很多字。"因为熟字提高了兴趣,从而让学生注意从不同的地方收集汉字,真正让他们喜欢语文学习。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自己也总结出不少记忆字的方法。诸如:根据熟字拼组识记,根据字音记忆,编小故事记忆。例如学"找"字,学生们编了顺口溜"我把帽子(一撇)丢,快来找一找"。这都是老师所意想不到的。由于学生识字量大,带动了其它课的学习。艺术课上的歌词,品德与生活课上的短文自己大致能念下来。
课文后的小问题也是教材的一个亮点。如《小鱼的梦》一课课文后问题是:"小鱼会梦到什么?"学生们发挥了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它梦到和月亮在天上做游戏……""梦到参加2008年奥运会!"
二、重视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的语文教材在综合能力培养和探究式的学习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教材中"1、2、3、4、5、6、7、8、9、10"与汉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识记。又加入了小韵文,将美术的色彩线条、音乐的节奏与语文学习的某些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始终融入艺术的氛围:根据拼出的音节"bi zi""er duo"画出小孩缺少的部分(课本33页)、和老师一起唱《上学歌》、听故事、说说画画写写大海里有什么(课本57页),这些内容丰富的语文练习无一不是对传统语文听、读、写的单一练习方式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册语文教材尤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外面的世界"一课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通过认字去感觉精彩的世界。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学生很快就认识了"派出所、银行、商店"等字。课本第60页贴上从报纸广告中剪下新认识的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扩充练习。教学中我本以为学生能力有限,兴趣一定不大。没想到放手让学生回家收集资料后,学生完成得相当出色。每人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搜集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从报纸、包装袋、杂志上剪下来的字,还有的给它们装饰上美丽的花边,给字注音。从这个小练习中,能使老师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并应该充分信任他们。
三、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提倡多种评价方式
以往的语文评价机制非常单一,一般是教师通过学生测试成绩定等级,一张卷子定乾坤。教师没有把语文教学评价放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把教师作为"管理者"而居高临下。新版的语文教材则更注重的是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学习完拼音后并不是像以往一样背、默、读,而是回顾第6页和第l6页的小韵文,让学生自己把字挡住,看看能不能看拼音读文章,如果会读,奖励自己两个大苹果(涂色)。学生在评价自己时非常客观,我观察到有几个学生只奖励了自己一个苹果。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因为自己觉得拼读不够熟练。因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评价真正把自己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与语文书相配套的诱导字帖也具有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每页字帖除了有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还有诸如"我的朋友看了我的字送给我( )个小五星","我进步了,妈妈奖给我( )个小五星"。这些评价的运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正确、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对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新生事物有其优越性,也不可否认会出现弊端。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个人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l.特殊声母Y、W放于拼音最后,编排不太合适。加上整体认读音节有9个Y、W打头,在整个整体认读音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放在后面不利于整体音节的学习,建议放于声母之后。
2.适当可再多加些动手练习。如学了an en in un后,可以安排用a o e i u和n动手摆复韵母、鼻韵母的练习,提倡分小组比赛,突破复韵母、鼻韵母难识记这一难点。把"女"、"自"、"云"、"力"、"禾"、"中"等字相组合成新字的游戏也可以巩固识字。这些可以像借鉴数学学科那样,做成配套使用的学具盒。
3.要求写的汉字个别的应放低难度。如"事、唱"等字在没有简单字书写做基础直接上升到写,跨度太大,学生掌握得很不好。拼音之前的要求识记的生字最好以简单的常见的独体字为主;识记的字应以形象名词为主。副词、介词等抽象词学生不易识记,放到以后学习。课文的编排要全部注音,让拼音这个识字的杠杆发挥作用,否则没有拼音的课文大部分学生读起来确实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