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宪法的平等受教育权
          ★★★★
【字体:
宪法的平等受教育权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摘 要】平等受教育权是我们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也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目前我国教师资源缺少,通过远程教育尽快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我国远程教育还处在初期,远程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单位合作,尽快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第二学士学位,使得更多学子聆听名师的指导、感受专家教授的风范,远程高等教育在其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平等受教育权;远程网络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学士学位
  一、 平等受教育权
  2001年8月22日,山东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姜妍、栾倩、张天珠在律师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教育部每年做出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招生计划》根据不同地域范围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的限定,这种限定使得不同地域的考生被划分成了高低不同的等级,并在这不同的等级中参加高考。等级之间分数标准差异巨大,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以北京为例,今年北京的文科重点控制线是454分,而青岛却是580分,相差达120多分!整个北京市今年高考录取比例是1.43:1,而山东省的比例是2.2:1,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平等受教育权问题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由此可见,考生的诉讼也有实体法依据。平等的受教育权意味着接受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资格平等,权利能力的平等。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都应该被认定为具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就是一年一度的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高考。除非特殊专业需要特殊的身体条件,否则,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只有一种区别体现,那就是分数。只有分数的区别才可以决定考生最终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以及进入哪一家高校接受教育。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可以提供分数这么一个统一的取舍尺度,可以确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么一种程序上的公正。
  山东青岛三名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此案能否被司法机关受理,或者被受理后将来谁能胜负姑且不论,此案再次表明,我国高考以及用名额分配影响高校录取标准。录取名额向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广东等地倾斜,在录取线很高的省份,许多考生的考分虽大大高于北京或上海考生的重点录取线,却甚至达不到本省的专科录取线。宪法第五条已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那么为何我国中心地区考生的录取分数大大低于其他地区的规定,实际上已构成了对其他地区考生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侵害。
  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自己平等受教育的宪法权利已是迫在眉睫。现行高考政策人为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我们发现我国受教育权的规定是如此地含混和矛盾,重新认识中国公民受教育权的真实含意,或许能够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教育法体系。
  二、远程教育打破我国原有教育格局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师资力量缺少,高等教育资源,无论学校设施还是师资人才都长期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尤其往北京集中。传统高等教育一般是以面对面的教育为主,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学生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资源,发展教育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远程教育教学的开办宗旨是让优秀的师资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对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率、尽快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实现教育促进扶贫、提高国民素质,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远程教育的主流。计算机远程教育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线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只需有一台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和一条电话线即可成为网上学生,使各级教师、学生、家长能在网上学习与交流成为现实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老师所面对的也已经不是一个教室的学生,远程教育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有的社会学学者认为:计算机远程教育有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实现教育平等的措施之一。 
  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的兴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网络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克林顿政府曾宣布要把教育广泛地建立在INTERNET上,为了实现克林顿政府宣布的计划,国家每年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达100-200亿美元。这一举措旨在为美国教育界抢占教育国际化新的制高点做准备。国家视网上文凭或学位同传统学校颁发的文凭或学位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通过互联网招收学生和发文凭。1995年只有28%的大学提供网上课程,但到1998年猛增到60%。据统计,在美国通过学习网站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学历教育是美国高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现有的166万远程教育学生中,有134万多人在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
  三、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现状
  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1998年共招收了9000名网上学生,其中,清华大学招收了1700名网上研究生。到目前为止,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已经有67所高校开办网络教育试点,网络教育在线学生数逐年增加。预测分析表明,到2005年,中国的网络规模有可能达到世界首位,信息服务业的增长率年平均超过30%,而教育将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服务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网络教育是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效率来看,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借助网络教育形式来发展、扩充高等教育势在必然。
  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作了宏观上的规划,并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认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教育部对此将"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
  远程教育因为推出的步伐太快,有的学校突出了远程教育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其社会价值。招生资格限制、入学考核、教务管理等各方面准备不足。混淆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界限,甚至对高校本身的品牌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教育部鼓励远程网络教育,定位是成人教育,现在没有把远程教育当成一种教育方式?我国远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继续教育制度被社会认可,远程网络教育还未创建起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多样化的网络教育体系,没有完全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远程网络教育没有当作一种教育方式被社会教育机构广泛采纳。网络课程有着自身的优势,有待于对网络教育的客观评价。
  四、第二学士:远程教育改革知识结构
  社会各界对远程教育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学校逐渐认识到目前远程教育的不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远程教育的层次,推出远程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由于第二学士学位面向的招生对象都是已经或者即将取得本科学位的学员,他们都已经或者正在接受大学本科教育,其生源质量高于目前的本科学员。 
  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充分利用校优越的教学资源培养第二学士学位,其教育宗旨是:根据社会需求,面向产业新生长点,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教学资源,培养高级职业人才,为我国地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不仅使更多的莘莘学子梦园清华、北大,而且学习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科结构理念甚至文化背景,对未来工作很有帮助。通过远程教育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让全国各地学子与清华、北大的学子一样聆听名师的指导、感受专家教授的风范;同时,利用网络给学习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仅靠学校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远程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多家高等教育单位的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实施跨校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学生通过互联网跨校学习,其所获得的成绩、学分和证书将在学生档案中有明确记载,完成学业授予学位。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有作用,平衡各地区高考分数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