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小学 陈丽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不是你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你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想更是如此。但细想我们班主任老师每天纷繁琐碎的工作中,有很多不都是在为孩子纠错,批评学生,教育他们应该如何做。在我们看来,这就是老师的正常工作,可我们是否曾想过,这每次纠错,批评过后,让学生认识的是什么,在他们内心留下的又是什么?孩子们也许会认识到我又错了,而在他心中留下的是“我可能做不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我有这么多的缺点和错误。”难道这就是我们老师想得到的教育目的?不,绝不是这样。那我们又是否去想过,去教育他们的另一面?我们作为“园丁”除为它修剪枝杈外,更重要的是改良他生长的土壤和肥料。用信任和激励作为他成长的环境,他从不断的表扬中、激励中,认识到的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现的是自己闪光的一面。而他的不足会受到没有生长环境的制约,即使生长出来,也会很容易修剪或者是自己枯萎。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让学生从自己的优点中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教育要比给他指出错误、批评教育改正错误要难得多。但我想,这却是学生拥有自信、战胜自我的开始,是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开始。而只有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激励技术在学生中的应用。
一、 激励技术的实质及心理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激励就是以外界事物的激发鼓励而使人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它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也高效率的行为。”(1)学生只有在受到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才会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进步,从而产生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成绩。人的需要是激励技术运用的心理依据。“人类的需要不仅是多种类的,而且是多层次的。”(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学生都希望教师喜欢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能力、才华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可以说,运用激励技术管理班级的工作正合乎学生的需要。
学生接受激励的内因是他的心理需要,而激励的实质就是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使人的动机坚定,改变人的行为,从而取得更好成绩。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技术,表扬先进个人、小组及好人好事,都是根据激励的实质来进行的。
二、 激励技术的主要方法
激励技术的运用方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我在班级管理中,主要运用个体榜样激励和群体荣誉激励两种。
个体榜样激励是指对优秀学生的个人表扬。这些生活在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他们的影响无疑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个体榜样的激励是对良好的品德、正确行为的肯定和赞许。我在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就重视个体榜样的激励作用。如每周进行的“遵纪、清洁、学习标兵”评选,选出的每个人将奖励一个纸帖苹果,这有效地推动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个体榜样激励,我遵循一条原则,就是不求榜样的高、大、全,而求榜样的真和实。让真实可信的榜样去启迪学生。在做个体榜样的激励工作的同时,我还注意做到这几个环节:
(1) 发现和培养榜样。要运用激励技术,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让榜样在学生当中产生和确立。如运动会前的队列训练,学生大多数动作不到位,一时很又难达到要求,于是发现一个练得好的就进行表扬,这时班上其他同学都在学着他的动作,队列比以前整齐多了。
(2) 宣传榜样。树榜样的目的是让榜样的力量影响他人,带动他人,从而推动优良班风的形成。运动会前的队列训练,我进行分组训练,并实行竞争机制,谁练得好,谁就当小组长。这样,学生你追我赶,队列训练的难题不但得以解决,而且在班上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3) 支持和教育榜样。榜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也是人,也会受到内、外诸因素的影响,其言行也会发生变化。要使树立起来的榜样站住脚,发挥更大的作用,老师就要更加关心他们,经常指导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不断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如我班的中队长兼班长小滔有一段时间表现非常消极,对集体不闻不问,十分冷淡,其它班干部想和她一起商议班上的事她却一名“我才不管呢!”将之拒于门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热情好学的优秀班干部,而且她在老师的印象当中无论学习,还是管理都是有口皆碑的。经我了解,原来她在期末考试各科总分的排名居全班第七,心里很难受,加上有些同学的冷嘲热讽,就出现上面这种现象。为此,我找她个人谈话,说明了学习和管理班级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处理好,不能因为学习一时的退步而归于班级管理上;同时我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肯定了小滔以前为班级所做的工作,起到了老师的助手作用,并且对讽剌挖苦她的同学进行批评。过后,小滔又像从前那样令老师十分满意。
群体荣誉激励,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使班级、小组为争取集体荣誉而外于一种竞争的状态。群体荣誉激励是群体参与竞争的动力。这可以通过各种评比竞赛活动来实现。还是我班运动会前的队列训练,为调动班组参与竞争的积极性,我把班分成8个小组,好的给予一定的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纸帖奖品),以在班上形成比学赶帮的局面,这对形成集体观念会起促进作用。
学生爱集体的情感是逐步培养的。通过集体意识逐步培养的集体可形成协调的行动、良好的风气和竞争向上的积极状态,从而使班上成员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一股集体创造荣誉,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力量。我班进行的先进小组评比,就是运用了群体激励进行的,效果良好。
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相信他们,激励他们,塑造他们坚强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人。
相信可以成功的人,最终一定可以成功。自认为不会成功的人,即使偶然侥幸成功,最终必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