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弱者获得强者的体验
城北中心小学 孔海凤
一直非常欣赏一句话:润物细无声。让人感觉细腻温润而毫无凌驾人上的感觉。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也觉得这是一种境界。
现在,社会上对于弱势群体关注较多,这弱势群体又更多地指向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或遭遇了不幸的人。关心他们自然是好事,也是社会的一种责任。只是我想,我若处在那个弱势的位置,我是否愿意别人每天盯着我的伤疤,还时不时地在人前展示一番。我想未必吧。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这些学生中,也有一些“弱势群体”,这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比较调皮的学生。我们对他们也常常赋予更多的关注。一般地,我们都很明确地让学生明白,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是因为他们“弱”,是因为他们的缺点。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关心。让学生明白,老师关心他是因为喜欢他,因为喜欢他,所以会帮他补习,会找他聊天,是的,不是“谈话”,而是“聊天”。知道老师喜欢自己,学生肯定更接受老师的友好。因为,那时的老师不是一个施助者,而是一个朋友。
老师喜欢学生不是没有理由的。也许是因为他爱帮助人,也许是因为她漂亮,也许是因为他会唱歌,会画画,甚至是因为他会学动物的叫声;她的羊角辫可爱;他的力气大;她笑的声音响……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理由,我们对哪一个学生还会不喜欢呢?见到他(她)的时候,你又何必吝啬你美丽灿烂的笑容呢?学生知道老师喜欢他,而且以那样一个真实的理由喜欢他,又该是怎样的欢欣喜悦啊!老师提的一点点小小的要求,又怎么会不做到呢?
是的,喜欢他们,就要让他们知道。见面时,先给他们一个笑容,调皮的孩子,不妨给他一个鬼脸,你可以拉拉她的小辫,扯扯他的耳朵,弹弹他的小脑袋,拍拍她的笑脸。这些亲密的小动作,可是最好的爱的传递符号了。
这时候,这些孩子还觉得自己是个弱者吗?肯定不会。他们的心胸早就被喜悦溢满,被骄傲充实。教师对于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也因此被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获得了强者的体验,这体验的来源,就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
有人说,没有人能真正被打倒,除非他自己首先否定自己。
作为老师,就让我们像春雨一样,慢慢浸润学生渴望关爱的心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重塑理想,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