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日的上午,天下着雨,阴冷无比,大概快到放午学的时间了,在我办公室门口的走廊上,出现了一个年约七十多岁的干瘦的老人,瑟瑟地站在寒风里。原来他是来接他的小孙子的,但因看错时间来早了。出于礼貌,我请他到我的办公室里坐一会儿。他看着我整洁的办公室,犹豫了一下,大概外面实在太冷了,他还是走了进来,坐在了沙发上。临进门时,脚在我门口的地毡上蹭了几下。但他一坐下,我就后悔了,因为我发现他嘴上还衔着一根刚点燃的香烟,手上戴了一双几乎变黑了的白色线手套。我平生最怕烟味,办公室里也没有准备烟缸,这下可糟了,地上肯定会留下那些轻飘飘,扫也扫不干净的烟灰了。带着些许不快,我顾自低下头去改作业了,而老人还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聊天,说什么他从没读过书,十几岁时还差点被抓了壮丁,逃到金华的姐姐家避难,在那儿遇到了贵人,找到了工作等等。当我再次抬起头来时,我楞住了,老人把他的烟灰全都弹到了戴着手套的手心里,抽完了烟,起身走到外面把烟灰拍进了垃圾桶里。
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一丝淡淡的歉疚,在我的四肢百骸弥漫开来。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一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有点猥琐的老人,却有着如此闪光的美德,深厚的修养。
这不能不令我想起这样一个场面: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大教室里,来自高等院校的老师正为教管本科班的学生上课,下面坐着的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精英一百二十多人。他们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在看报纸、杂志,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在吃零食甚至嗑起了瓜子。手机声此起彼伏那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我们暂不去评论老师的课上得怎么样,但作为本身应该为人师表的老师,他们原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是校长、教导、骨干教师,为什么改变角色成了学生后就会出现这么多有悖于教师形象的现象呢?这中间就存在着美德、修养的问题。学生就是学生,即使老师的课确实上得不怎么样,但作为学生,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的,毕竟自己已经是成年学生了,不是小学生。试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底下坐着的学生也是这个样,那么自己的感觉又会如何呢?
闪光的美德是靠着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来的,深厚的修养是靠着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来的,而无比睿智的人生是靠着一个个无形的修养支撑起来的。
愿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所有的人们都有闪光的美德,深厚的修养,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无比睿智,我们的社会何愁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呢?
个人简介:曹玉娟,女,36岁,本科在读,最大的兴趣就是喜欢看书,有时也喜欢涂鸦几笔,偶尔见诸报端。联系方式:13867179915或学校电话:8236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