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213232 地址: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
姓名:徐吉华 电话:0519——2733320
“三层质疑”教学是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感受分三个层次,(即表层、深层、联想)由表及里地对课文进行质疑。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构建者,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表层质疑。表层质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进行质疑,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例《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了解课题后提出:谁送总理?他们为何会自发地送总理?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挽幢、肃穆、眼睁睁、不约而同、永别是什么意思?焦急和耐心是矛盾的,为何放在一起呢?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是指什么?
二、深层质疑。深层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语言之精、修辞手法等进行质疑。例《可爱的草塘》一文学生提问:草怎么会欢笑?草的颜色怎么会不同?为何说草塘是大海?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有效突破难点。深层质疑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才能为进一步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学生是很难有所发现的,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三、联想质疑。联想质疑即要求学生能开放思维,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例在理解《白杨》最后一段时,学生通过联想《高大的皂英树》一文提出,它和《高大的皂英树》一文的写法有共同之处,1、最后一段都是全文的总结。2、都是通过最后一句话来表现文章的中心。不同之处是《高大的皂英树》是通过“种子、生根、发芽”来表现的,而《白杨》是通过“小树迎着风沙成长来表现的”。由此使所学知识环环相扣,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质疑中,联想的思路要广,既可以是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是对生活的体验。总之,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营造联想的空间,才能水到渠成地解决课文的难点。
按这三个层次进行质疑既符合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天生就有爱提问题爱追究的良好习惯。学生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可能质量不高,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教师不能直接否定,要先表扬他们能善于发现,并敢于怀疑,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鼓励中得到了培养;要引导学生探讨,形成争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的发展;应教给方法,不断引导,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独立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此文发表于《语文报》200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