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这句话如果在几年前听到我们也许是不太在意,甚至怀疑。但是现在我们却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在这个热点之下,我们应该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本文仅就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认识,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寻找“合作学习”升温的文本理由。
合作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才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但是由于我国在使用学习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这一理要教学思想与方法至今没有在我国得到普通并发军应有的作用,可以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免让广大理论研究者深感遗憾。
可是当新世纪的大门敞开的时候,教育改革之风日盛,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合作学习终于被掀起了蒙着的盖头,露出了自己的面庞。请看下列相关的引用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数学课程标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余文森(著名课程改革专家)
诸如此类的论述在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相关的理论文章中也是屡见不鲜。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们重视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合作学习自是“有理有据”“有章可循”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现在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不下百种,可以说“合作”是一上宽泛的概念。我们国内大致把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而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我们应给予关注的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定义:
1、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斯莱文 美国)
2、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约翰逊兄弟 美国)
3、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嘎斯基 美国)
4、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王红宇 中国)
5、合作学习是一种指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 中国)
6、合作教学乃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林生傅 台湾)
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那么构成合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呢?(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益。)
1、三因素理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平等机会(斯莱文 美国)
2、四因素理论:小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库埃豪 加拿大)
3、五因素理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约翰逊兄弟 美国)
以上的三种表述中,各种理论者强调的共同因素自然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应该给予足够关注的。这对于我们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有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的。
三、合作学习的几种方法
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当然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从“合作”的本意出发,抓住了合作学习的外在特征。但是如果把其简单理解成(且仅理解成)外在形式是几个凑在一起,就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或才是合作学习,这种理解未免肤浅,自然没能抓住合作学习的内在本质特征。科学地分析这个观点,只能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以。)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合作学习的定义缺乏真正的理解,对合作学习的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
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交错学习法(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法、大家动脑筋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
四、从理论入手,正确评价合作学习。
从理论层面去认识合用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它的优势与局限。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l. 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通过提高了常态曲线或是提高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期望水平),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如学生被看作老师跟前的“红人”。为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话,学习活动就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正如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活动被大家所重视,就是因为每一个队没的成功都会给全队带来荣誉。为此,在合作学习的班级中小组活动被重视,也正是由于它有助于全队取得成功。
2. 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首先,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每个教师都知道,我们靠教学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传统式的教室里,那些没有听懂的学生只能缩在座位上希望老师别叫到自己,而在合作学习小组里,他们就不必躲了,因为这种环境是毫无威胁的帮助式的,学生可以在此尽情地表拉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别人寻求帮助。一个学生如果在全班人面前回答一个问题而答错了的话,很可能会被大家笑话,而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就不同了,小组中的组员都抱有一种“我们都是一体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中有人不懂的话,组员得到的更可能是帮助而不是嘲笑。
3. 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前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因而在合作学习的发展之初,就因为它能在校内、班内建立不同种族学生间积极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种族隔阂、歧视和冷漠的现象而受到反种族歧视运动者的推崇。
4.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合作学习也有它的一些缺点,诸如:
1、 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中,有时因组内成员的意见不一致、分歧太多而争论不休,造成内耗,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2、在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时,有时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组员推卸责任,或是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小组活动,表现消极,就会影响全组的士气,降低全组的工作、学习效率。
3.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同学间的交流相对小组间的交流要多得多,有时会造成各个小组的小集体主义倾向,不利于各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这种竞争有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也会直接影响各组的工作效串甚至伤害其成员相互间的感情。
五、面对现状,提出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倍加关注合作学习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中的外显与内隐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此为大家提出以下十点不太成熟的思考建议:
思考1、合作学习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的吗?是不是没有了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有创新的课堂、符合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
思考2、学生是不是一上学就会很好的合作?“合作”对于学生来讲是否应该成为一种技能?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合作技能,依据是什么?你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合作技能作过必要的指导吗?
思考3、语数《课程标准》中“合作”一词放在了“自主”之后,你想过是为什么吗?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呢?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思考4、你组织合作学习,组间和组内成员的关系和任务是否有区别?各个小组成员和每名成员的角色是固定的还是有轮换和变化的?
思考5、你们班的小组的组成是随机的,还是有设计的?“愿意与谁一组都可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思考6、合作学习之后的成果评价,你是怎样进行的?评价的指向是什么?
思考7、你认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8、你认为合作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是“合作”还是“学习”?
思考9、你如何看待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动”与“静”?
思考10、你如何理解“合作学习”与“集中讲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