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合作学习中的常见误区
        ★★★
【字体:
合作学习中的常见误区
作者:陈建林    资源来源:浙江绍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最近有机会参与不少教研活动,听了不少课,发现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场面颇为热闹,气氛也相当热烈。但笔者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之后,却总感觉很多课堂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课堂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一丝遗憾总萦绕在心头。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误区:

  一、对抗替代争鸣,合作违背初衷。

  在一堂五年级的古诗课上,教师上课就出示规则,宣布背诵课外的古诗,采取男女生对抗的方式,两组轮流,由一方出题,点名对方上台背诵,根据背诵情况给两个小组画红旗。令人吃惊的是,教师话音刚落,训练有素的学生就自觉分两边坐定。教室里以讲台正中线为轴,泾渭分明。一侧为清一色男生,另一侧是清一色女生。只见一名男生站起来出题,他没有找对方组里抬头挺胸准备背诵的女生,而是点起了一个深埋着头的女生。结果,该女生没有背完整,不能得分。男生一片欢呼。女生也不示弱,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孩很快站起来,也出了一个课外的古诗题目,同时把没有举手的男生叫起来。我分明看到了很多充满嘲笑的幸灾乐祸的眼神,掌声响起来,男生也错了!教师随机应变,补充规则,本组同学背不出来,可以请求援助,一来二去,男女组交锋激烈起来……而我在这热烈喧闹的场景中却似乎越听越悲。固然,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讨论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是对的,但让学生的竞争演化成敌对,依靠挤压别人来获胜,这还是合作学习吗?

  无独有偶,笔者听过不少研讨课,也存在这种现象,甚至在优质课评选和公开课上也不鲜见。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竞赛或男女生对抗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或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或做两面派,挑起双方争斗。听后感觉很不舒服,这种以牺牲一方为代价的学习对抗,是否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否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值得我们反思。

  二、简单替代复杂,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表现,更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部分教师以此为准则,不管什么内容都实施合作。如教学《说茶》(浙教版第八册)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时,师:请小组合作,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生(合作了一会儿,便纷纷举手):饮茶的好处真多。师:你们小组找得真准。像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就能明了,根本用不着合作解决,这样做,完全流于形式。

  听课中还发现,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在学《可爱的小蜜蜂》(浙教版第八册)一课时,有位教师就在把学生分组之后出示了三个讨论题:

  1、小蜜蜂究竟可爱在哪里?

  2、为什么说蜜蜂最爱劳动?

  3、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

  请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就一直在等待学生的讨论结果,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每人要么自己埋头钻研,要么趁机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完全流于形式。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学生讨论不出作者写小蜜蜂的意图,领会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匆匆结束,那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岂不是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显然,教师此时不能只是一个分工者和旁观者,而应该把握住教学时机,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才能将学生引向深入。

  三、小组替代个体,合作缺少自主。

  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西门豹》(浙教版第八册)时,分别安排了如下几次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里交流:西门豹管理前的邺地是怎样的情景

  2、继续交流:管理后的邺地又是怎样的情景?

  3、西门豹是怎样管理邺地的?小组交流填表: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几个问题?问什么?为什么问?了解到什么?

  4、讨论:你认为西门豹之计妙吗?妙在哪里?

  整个一堂课,学生几乎都在合作学习。到快下课时,学生还忙得不亦乐乎。很显然,一堂课合作交流的次数多了,匆匆收场,合作学习还是落不到实处。同时如果动辄合作,合作过滥,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了,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削弱。

  笔者认为,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可能限制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等。实际上,在《西门豹》这课教学时,最具有合作学习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最后一个问题,前三个问题如果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能自我梳理,自我解决。由此可见,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一定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哪些内容适于合作交流,哪些内容适于自主探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合作之后,还要让学生独立反思学习过程,取长补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走出误区,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