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6 本文刊《小学生阅读》
黄河象的尾椎哪儿去了
《黄河象》(人教版10册)一课告诉我们:“这具大象骨架……除了尾椎以外……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那么,这个尾椎到底到哪儿去了呢?颜老师在上这课的时候,也让大家学着科学家的办法进行一番假想。
小眼镜不作肯定地说:“可能是所有动物的尾椎都很难变为化石吧。”
文文接上去说:“如果是这样的话,课文中就没有必要提及尾椎了。我认为可能是在挖掘的过程中不小心给弄丢了。”
英英眨眨大眼睛一字一板地说:“大象陷到淤泥里拼命挣扎,由于身子太重,最能动弹的只有鼻子和尾巴,这尾巴甩呀甩呀,只到大象断了气,尾巴可能就浮在淤泥上,大象的尸体腐烂了,尾椎因为在淤泥上面,最终被水冲走了。”课堂上响起了一阵掌声,认为英英说得有道理。
平时不爱讲话的小文人却没有为英英鼓掌。他说:“英英说的是可能的一个方面,我觉得可能是老象掉下河的一刹那,跟在他后面的母象为了救它,一口咬住它的尾巴,最终还是因为公象身子太重,没有能够把它拉上来,结果把它的尾巴咬断了。”大家交头接耳,认为小文人的假想与众不同。
快下课了,颜老师正要对三位同学进行表扬,班上的“智多星”伟为站起来说:“你们的话全白说了,这头公象是天生的残疾,妈妈生下它的时候尾巴就少了一截。”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颜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非常得意的笑容,高兴地对大家说:“关于‘尾椎’的假如看来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它写下来,互相交流交流再寄到报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