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练笔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手,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灵活多变的内容,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小练笔”中个性得到张扬,真情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主题。
[关键字]:练笔 措施 真情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成功并无其它,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已。”因而要想与好作文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多看,多练习。而现行的教材中每学年只安排了6-8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进行多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创设了“小练笔”形式的随笔练习,作为对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的魅力。
“小” 处 练 笔
一、内容灵活多变。为了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弥补学生习作数量的不足,我把学生已习惯的摘抄本和周记本合二为一,并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五篇的定额,但对内容不作硬性的要求,学生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安排。即内容可长可短;可自己动手写也可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短文,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写也可记录生活中感人的点滴;可向老师诉说心事也可关心国家大事……点滴皆可成文,只要是真实的就行。
二、表达方式随心所欲。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就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向人倾诉的激情,他们把“小练笔”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和表演的舞台。在小练笔中,学生可用记叙的方式记录他们稚嫩的心灵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可用说明文生动细致地描叙他们心爱的玩具、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庭乃至最新式的武器;可用散文描绘身边的风花雪月,抒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可用议论文形式发表他们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感悟,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可用诗歌讴歌人生最美好的最感人的一刻;可用随笔随心所欲地记录下他们成长过程的轨迹……
嬉笑怒骂,皆源自于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在小练笔中,他们不必为担心惹怒老师而不敢记录对老师的不满,甚至违心地写一些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文章去迎合老师的喜好;他们不必担心立意不高、篇幅太短、文理不通或有错别字病句之类的缺点,而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指责;他们不必担心害怕暴露心中的稚嫩,而去故作成熟的说“鬼”话……总之,他们在小练笔中没有丝毫的担心,有的只是畅所欲言,有的只是作为一个作者的自由的权利,是一个“拥有完全话语权的作者”。他们的文章中可以有错别字,可以是一个残缺的句子、一段没有结尾的话、一个没有完成的故事、一个没有结论的论证、一个没有中心的多主题变奏的乐章。他们的随笔甚至是他自己都难以真正读懂、也无法求解的难题。①
三、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学生每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在上面淡而无味地评上个等级便还给了学生,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差事的、无趣而无奈的游戏”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每周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当遇到精彩的文章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或用红笔勾出其中精彩的词句,生怕一时的马虎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难题征求意见时,我总是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难关;当学生稍进步时,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出现退步时,便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
每次的批阅,我习惯于将学生的作文分成优+、优、优-、良四个等级,让付出了劳动的学生能充分得到老师的肯定,同时也提醒完成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继续努力。
四、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学生在练笔中难免会出现懈怠、不满、甚至反感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写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 精确的计分制,评价学生的质与量。根据等级、篇数、面数及特殊奖励即“好”等方面,按一定的计分方法计算出每周的个人积分,登记在小练笔竞赛表上。然后每月根据小组均分和个人总积分进行小组和个人竞赛,选出其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
(二)及时的讲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每次批阅完小练笔后,我总是习惯地将其中优+等级的“小练笔”挑选出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随时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优秀作文展示。每次让1-2个学生自己主持“作文发布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这样学生既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激发了更大的创作热情,又听到了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称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使他们获益非浅;而且其他的学生也从这种互评互讲的过程吸收到了写作的技巧,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 定期反馈,为学生指点迷津。为了让学生保持创作的热情,避免懈怠,定期地开展讲评会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讲评会,师生共同回顾前段时间在练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重新审视写作过程,感悟写作方法,同时也展示部分的习作,品尝喜悦与成功。在探讨中,既为学生解惑,也为将来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
(四) 自编作文集,“小荷”崭露尖尖角。无论是定期的讲评,不是及时的展示,学生展示的作品还是有限,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来说,展示的机会并不多,或者来说没有。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觉地组成小组编写各具特色的作文集。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中传阅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都能品尝到被人欣赏的幸福。此时,学生的作品不再孤独,不再是没人理的“丑小鸭”,而是在传阅的过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真” 情 拥 有
“小练笔”在伊始之际,曾遭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反对,认为这是在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表示出了不理解,有的干脆在小练笔中提出了异议:一是生活平淡,无啥可记;二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与“减负”的精神相违备。但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改变了态度,最后,大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写小练笔,并期待着能在同学们的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我这个教师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转变,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地位。
一、写作素材丰富多彩,点滴皆可成文。学生的写作范围不再有局限,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变得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以最近的一次小练笔为例,学生的写作范围就十分的广泛:关心时事的,如有就美伊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收集战况进展的,有对新式武器进行分类的,有对战争中出现的“乌龙弹”进行分析的;探讨学习方法的,如《优+的启示》、《文章的好坏在于长短吗?》、《生活天天都是老样子,没有写的怎么办?》、《演讲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关心班集体的,如《班会应改革》、《早读委员的公正性》、《女生竞选班干部的绝招---哭》;有对人生进行理性思考的,如《一张白纸的故事》、《生活》、《人生的快乐》、《追上真正的时髦》、《呼唤---别向我投来可怕的目光》、《怀疑的对与错》;有写人记景的,《教师的眼睛》、《评武松》、《夜》、《围棋赛》;有记录校园生活的,如《快乐的拍卖会》、《课间十分钟》、《我的同桌》……
二、真情无价,师生奏响个性的乐章。“小练笔”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一串串多彩的字符化成优美的旋律,真情奏响师生的心灵之弦。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占据着绝对的“制空权”,而学生只能是服从。如果学生胆敢批评老师,则是犯上,是“大不敬之罪”,教师想要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那似乎是“天方夜谭”中的神话。但是通过小练笔,填平了我与学生之间的鸿沟,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那么的遥远。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和同学、老师产生的矛盾,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写在了小练笔中。有的向我请教,有的向我倾诉,有的给我提建议,有的向我祝福,也还有的表示对我的不满、甚至反感,学生在小练笔中说出了不愿对好友、对家长说的话,我成为了他们最信任的朋友。
小练笔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我这个课堂上威严的老师成为课外慈祥的母亲、小练笔中知心的朋友。因而,批阅学生的小练笔虽然要化去半天甚至是一天的时间,我不仅不以此为苦,反而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而且每一次批阅都让我感动,心在不知不觉中已被他们牵动,既有为人师者之乐,又为人友者之乐,真是“为生者之乐而乐,为生者之忧而忧”。
三、方寸之地,挥洒自如。学生在几个月的练笔之后,作文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而且在写作风格中也各具特色。
有的擅长于记事,把同学刻画到入木三分.有的擅长于抒情,清新的文笔,生动的语言抒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如《人生快乐》的小作者是这样理解快乐的:“快乐在人生犹如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的快乐赚我们忍受着许多痛苦活了一世。”多么精辟的语言,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对快乐的真谛:正是因为我们在追寻那几分钟的快乐或几天的快乐,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有的擅长于议论,从一个极为平常的事物中悟出一番发人深省的道理。小作者在《一张白纸的故事》中以物喻人,告诉人们“白虽然坚决地拒绝了黑纸保住了它的清白,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美丽的颜色”,多么发人深省的语言,劝告人们不要孤芳自赏,这样会失去生活中许多精彩的东西。
学生在作文中不再为“无米”而发愁,也不再语言的平乏而苦恼,在写作中多了一份挥洒自如,在处事时多了一份镇定与宽容,在集体中多了一份热情,“真”真正成为了学生习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