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
        ★★★★
【字体:
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凭证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的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因此,作文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着眼,把学生个性的培养置于突出地位,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独创性的个性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拓展获得真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先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优良的个性是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实践。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每一点感悟都可能成为最美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随时留意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也可组织各种有趣活动,如文体活动、游戏、实验、参观、观察、阅读等,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去捕捉精彩的瞬间,学生有了体会和感受,也就有了写的欲望,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不拘字数的写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有意义和充满情趣的生活、最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动,及至沸腾,最容易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我想写”、“我要写”的心境下一吐为快,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改变命题策略,让学生能说好写。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会压抑学生作文情感,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发展。为了让学生写自己的文章,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体现,应改变命题的策略。首先,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根据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开拓思路,出一些有较强情绪色彩而又有话可说的作文题目,这样尽可能增强命题的诱发力,以便于学生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其次,命题要有弹性,考虑将原来的单一命题,改为命一组要求相同,条件不同的题目,由学生任选。我常根据训练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次习作出多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秋天来临,丹桂飘香,到处曾现一派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象。如果教师规定单一的题目,学生很难写出新颖富有个性的文章,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天,列出了《秋天的田野》,《秋天来到了校园》、《我爱你,秋天》、《秋的遐想》等题,让学生从中任意选题写作。如果这些题目之外,还有自己的新鲜内容,允许学生自己命题。这样,诱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能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次,把题目提早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题目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观察、体验,努力扑捉积累写作素材,我让学生写《第一次       》,为了让学生能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文章,为了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事先把这个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学生经历了生活实践,这实践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而且每个人的体会和感觉不尽相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闸口自然会打开,文思会如泉涌出,写出来的文章有较强的个性特点。

    改变命题策略,把命题命到学生的心垲上,尽量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事物,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写自己之见,抒自然之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让学生自由地写,大胆地想。

    学生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天真顽皮,对生活充满憧憬与幻想。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敢于标新立异,发自己的独到见解。         

1、让学生自由地去写。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自主拟题”就是叶圣陶老师所说的“除了老师出的题目以外,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每星期我都要为学生提供一次自由作文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所见、所闻、所感,构思内容,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无拘无束地写。我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真话,写的是真事,抒的是真情,个性鲜明,富有独创性。2、让学生大胆地去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强烈,在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发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学生创造的潜能,如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作文训练,让学生听音乐后,自由想象作文,也可学完故事内容进行续写练习,如学了《凡卡》后,问:“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把信寄出去后,这封信爷爷会收到吗?凡卡的命运能改变吗?”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要求在写法上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溶入故事中,把自己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新想象跳出来,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抒发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四、唤起学生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评,大家讲,大家评,而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少数人讲,大多数人听,要让全体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对习作的认识,收获和需要推敲的地方谈出来,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以及自我评价中,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唤起学生写作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作文中出现的毛病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如同跟学生直接对话、个别辅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习作有进步时,有创造性时,教师及时予以表扬,并以佳作欣赏、习作园地等形式登载出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作文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嘻笑怒骂,评击与讽刺,甚至“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教师切不可轻易否定,简单指责,甚至嘲笑、讽刺,使学生失去“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导致不敢多说多想,不敢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敢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教师要给予赞许和肯定,培养学生独到的见解、独创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可以这么说,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是21世纪一代新人的教育方向,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世纪的追求。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