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过多,并涉及不容易显示内容过多。单击此处打开或右键另存为下载 以下为简介
论文摘要 :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不少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在教改实践中通过认真总结,我认为“自由、活泼、健康”的课风是现代体育课改最理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班级授课 、 努力寻找 、 教学模式 、 自由 、 活泼 、 健康 。
古往今来,许多教师都在“探究”教法、学法,近年来,我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落实方面把各种教学模式大体归纳为三类:
模式一:“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学过程特点大多数是:(1)教师讲解与示范。(2)教师指导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4)教师总结。这种教法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缺少同学间互教、互学的环境,忽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练是被动的。
模式二:“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学过程特点大体为(1)教师讲解与示范。(2)学生模仿练习。(3)分组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4)反复练习,掌握动作。这种教法是学生跟着教师参与了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部分思维,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学习是以模仿为主。
模式三:“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1)教师创设各种情境,以不同导入,引发思考,诱发动机。(2)明确目标,学生尝试。(3)小组交流,教师点拨。(4)根据反馈,总结讲评。(5)综合练习,巩固提高。这种教法教师起着“架桥铺路”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尝试练习和思考,参与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就通过我校体育课实施“自由、活泼、健康”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来和广大的体育同仁共同探索体育课改之路,以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样本来自新沂市钟吾中学,2000年9月初一新生6个班373人(男生195人,女生178人)。
二、研究时间:2001年9月一2003年11月。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资料,提供理论依据。
2、文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别于2001年11月、2002年11月、2003年11月三次跟踪调查、测试,对学生兴趣、“达标”成绩及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测试,并通过较简单的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3、教育实验法:随机整班抽取3个班为实验班185人,男生98人,女生87人。3个班为对照班187人,男生96人,女生91人。对照班采用“自由、活泼、健康”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练习以“仿学”、“互学”、“自学”为主,教师成为“指导员”教学方式进行。
四、 具体实施内容、方法步骤如下:
(1)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统一与发展个性的关系。
理论依据:“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获得。就体育课堂而言,现行诸多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依然过份强调集体化、统一化、规格化、模式化教学,更有甚者成为“表演课”。教师成了导演,学生成了“任人摆布”的道具,忽视了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扼杀了学生诸多潜质。要让教师从“训练员”过渡到“指导员”,正确处理统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就是要实现严肃与活泼相统一。如课的开始部分时,学生只要能做到队伍整齐,注意力集中就行:在练习过程中允许学生之间交谈、议论,鼓励他们游戏比赛时适当叫喊,不要太拘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吃得饱”,让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吃得了”。
(2)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理论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这是教学改革的主线。不能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从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的“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在教学设计上,要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性采用“仿学”、“互学”、“自学”学法。“仿学”。就是学生根据资料、图片,讲解与示范,进行模仿性练习。例:初三篮球教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按“大、小、跳”口令“三步上篮”模仿练习。
“互学”:就是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学习,教师巡回指正,真正做到寓教于练,寓教与教。例:武术教材通过互助互学,提高练习质量。
“自学”:就是自我练习。要求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敢问、敢说。教师重在启发、诱导、点拨,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例:初三男生三级跳远教材。提出问题三跳远度比例大致怎样?可以采用分锻炼小组讨论、汇总,得出大、小、中的比例,强化记忆。
(3)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理论依据:体育课堂的压力远小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在相对宽广的环境里进行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与教,无形地给体育课堂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空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气氛和谐:课堂上要充满师生共同努力,获取新知识的兴奋与喜悦。
②情绪热烈: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要没有“旁观者”,练习中要经常出现师生讨论、评价、争辨的场面。
③深刻扎实:教师在课堂上要步步诱导,深入浅出,学生要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大胆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4)师生平等互爱,乐教、乐学、 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用眼神、语调和体态形象去渲染气氛,达到“乐教”状态,让学生愿学、乐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激励,形成良好的“比着练,勇于闯关”的氛围。
(5)构建良好的场境,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如:课前合理规划场地,选取新颖器材,配置洁净垫子,设立醒目标志,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奋点,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的目的。
(6)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方法选择宜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集团教学法、唱游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使学生在心理意向中产生“欣赏一羡慕一向往一注意一思维一操作”等连锁式的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学、练中达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主动发展。
五、课内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由、活泼、健康”的兴趣。
(1)合理布置学生课后锻炼内容,组织安排有特色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组织各种教学比赛,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崇拜的体育明星给予全方位的展示,增强体育的魅力与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配合教学内容,举办“黑板报”、“体育画廊”、“体育讲座”等活动,宣传体育赛事,介绍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结果与分析
表一:对体育课兴趣调查统计表(问卷调查)
略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教学过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步提高,实验班比对照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
表二:学生体育“达标”成绩调查统计表(总分统计)
略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达标成绩优秀、良好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教学效果明显。
表三: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调查统计表(问卷调查)
略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自由、活泼、健康”的教学模式,实验班问卷回答,自信心强,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及自我调节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能有效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
七、结论与建议
(1)体育课上“自由、活泼、健康”的教学模式从形式上看,教学环境和秩序显得散漫而无序,但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锻炼是活泼的、生动的,突出了活而不乱,散而有序,达到“形散而神聚”的教学效果。
(2)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不断增强,学生达标率逐年上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认为它是当今体育课改最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学校体育》王国林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南京大学主编的《教育学》
3、《体育教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