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奇妙的动物世界》(语文第三册P92)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设计教学理念】
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立足点,既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予教材,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生活,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言,从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构思教学情况。为求在课堂上达成主动交流,互劲交际,尽可能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才。
【案例描述】
场景一:“认认我是谁”?
走进教室,我就播放了一段有种种动物叫声的音频,让学生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再播放两三分钟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录相。“多么奇妙的动物世界呀?”我随口点题,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许多动物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我自己也戴上一只燕子(因为名字中有个燕,学生常爱喊我燕子老师)。接着我用语言带领孩子走入动物王国:“在美丽的春天,一群可爱的动物宝宝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瞧,我们打扮得多么美丽!哎呀,大家还互相不认识呢!来,做做自我介绍吧!我先来。”在孩子们跃跃欲试的目光中,我指着头上的燕子说:“大家好,我是小燕子,我穿着一身黑色的羽毛,带着一条剪子似的尾巴,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忙着捉小飞虫。人们都夸我是庄稼的好朋友呢!春天,我会赶回家乡,秋天,我又会飞到南方去。那是因为我很怕冷。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在孩子们的愿意声中,我走到他们中间,鼓励他们:“请你也像小燕子这样,向你周围的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顿时,学生一个个大方地介绍起来。只见“小白兔”说:“你们好,我是小白兔,我全身长着雪白的毛。头上有一双红红的眼睛,一对又长又尖的耳朵,走起路来一蹦一跳,最喜欢吃萝卜。我和你们交朋友好吗?”接着,小猴子、小山羊、小熊、小狗、小金鱼……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把自己的特点进行描述。我心中窃喜:主动交流,自信表达,(哪怕有点语言上的不严密),是多么难能可贵。课堂中的交际,互动中的交际,已经初步达成。
为了在下一个环节中能让学生说好动物的本领或特点。我抛出一个预设:请“小象”和“小蜜蜂”进行对话。
“小象”:小蜜蜂,你这么小,有什么用呢?
“小蜜蜂”:我虽然长得小,可我的本领还挺大的。我能采花粉,酿蜂蜜,我还是认路高手,能从很远的地方飞回家。你呢,你这么大,有什么本领?
“小象“:我的力气很大,能用鼻子卷起很重的木头,还能帮人们运东西呢?
场景二:“动物技能大赛”
孩子们天生喜欢场景游戏。我在让学生表演“小象”和“蜜蜂”的对话后,马上用书中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进入对动物奇妙的介绍。我说:“是啊,不同的动物都有不同的本领。他们的本领非常神奇,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狗能当侦探,能看门,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光,小壁虎能用尾巴救命,海豚还会在大海中救人呢?就拿我这只燕子来说吧,不但能捉小飞虫,还能从遥远的南方飞回老家呢。朋友们,你们各有什么才能,请你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上台说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评一评谁是最有本领的动物,好不好?”我这段极富渲势力的话,把孩子们带入了动物比武的场面。他们一个个情绪高涨,尽力夸说“自己”的本领,以便成为小组“冠军”,好上台“比武”。有几个较为胆怯的孩子原来缩在一角,在组长的催促下终于也细声细气地诉说起来。在孩子上台交流时,我有了太多的激动:合作、自主、互动交流,原来会让孩子们说得如此生动,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孩子们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动物知识的了解,更让我惊讶:有许多知识是连我也不曾了解的,这样的交际中,我和学生一样得到锻炼,得到新知!我也和孩子们一起,仿佛又找回了曾经有过的童心,有这交流中自由地飞翔着.
为了感谢学生带给我的快乐,也为了下一步学习的需要,我特意在此穿插了一段录相:北京海洋馆的动物表演。孩子们瞪着大眼睛,看得入迷:“啊!海狮在和人握手!”“海狮顶球,好准啊!”“海豚的背上还站着人,真有趣!”“那五个圈那么高,海豚跳得过去吗?”“哇噻,这么高也跳过去了。”“啊!鲨鱼也会表演?”……就在孩子们议论纷纷,连最胆小的孩子也和同桌谈论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关掉了录相,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几幅“惨状”:①打鸟图。②臭河里的鱼。③一片树桩,一群流浪的小动物。在孩子们愕然的眼神中,我转入了场景三。
场景三:“保护动物”
我说:“动物们哪,我们是如此可爱。我们也是地球妈妈的孩子。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因为有了我们才显得生机勃勃。可是,许多叫做“人”的动物却常常忘了我们和他们一样重要,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请你们各自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向人类提出要求,提出忠告吧。让人类来保护我们。”此时,孩子们真的进入了对动物的担忧之中,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述说起来。有的说:“人哪,求你们别再往河里倒垃圾了,我们鱼需要清清的河水。”有的说:大森林是我们可爱的家,请人们不要砍走大树,多多种树吧。多种树,空气会变得清新,你们人类也是有益处的。有的说:我是只小鸟,我会捉虫,会唱歌。我的鸟蛋要孵小鸟,请你们别拿走鸟蛋了。……听到孩子们的一声声稚语,我突然想到要留一个现场作业:请你戴着头饰,到校门前的大街上(我们学校在镇中心,校门前大街是购物中心,非常热闹),每人拉住一位大人,把“你的可爱”告诉他,请他来保护动物。
看到孩子们开始胆怯,尔后犹豫,最终鼓起勇气到人们中间;看到他们或大方或羞涩地牵住一位位陌生人;看到他们跟他人交流时那微微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了自主开放,以生为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教学反思】
“奇妙的动物世界”较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既强调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了道德情操的陶冶,是一节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精神的能够给人以启示的口语交际课。有以下几个特点特明显:
1、注重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在这一节课里,我利用孩子喜爱童话,愿做童话人物的特点,利用简单的头饰,巧妙地将孩子带入童话世界。我设计的第一个情境是“春天的盛会”,孩子们成为小动物,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交朋友,然后互相介绍自己。第二个情境是“比本领”,引导孩子描述动物的可爱,动物的特有本领,以及动物的一些非凡“智慧”,这两个童话情境中,第一个情境教师先示范说话,让学生可以模仿着说,而第二个情境我只是提了要求,让学生主动地说,创造性地说,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自由交流的碰撞中激活思维。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注重双向互动,快乐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提出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而“奇妙的动物世界”也正是学生极感兴趣的话题,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相吻合,只要老师立足于教材,稍加激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这一节课上,我利用动物的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感觉,又用《动物世界》的录相使学生对动物产生亲切感。最后,当学生戴上头饰,老师也成了一只“燕子”的时候,学生已感受到了课堂上的快乐,再没有过份的拘谨存在。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自己介绍给别人,也听别人介绍自己,互相做朋友,然后更进一步,让学生争着说“自己”的能耐,比比谁的能耐大,其实也就在比谁说得好。就在这种人人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场景中,让学生说得自如,说得快乐。
3、注重生活实践,立体开放
就像我在“设计教学理念”中所提到的那样,这节课既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思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言,发展交际本领,锻炼学生的即兴交际能力和胆量。特别是在场景三之中,也就是本堂课的结课部分,我利用了学校大门前人流量大,街道上没有来往车辆,比较安全等优势,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他们将课堂虚拟交流中学到的语意,予以拓展、运用,达成了立体开放的活动教学模式。在孩子们和“行人”的交谈中,孩子们不但战胜了和陌生人说话的羞怯,还将保护“奇妙的动物世界”这一思想深深种在了幼小的心田里。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通过这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无穷魅力。让童心在交流中飞翔吧,那将使我们感受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将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