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
          ★★★★
【字体:
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
山东青岛福林小学 郑明欣


  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每课生字约十七、八个。这些生字分为两类,一是会写的字,一是会认得字。这些字能不能让学生在两课时熟练掌握,关键在于教学得法。在平日教学中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生字的习惯

  学新课之前,让学生在听录音,跟读、自读课文之后,将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读准字音。再看一看他的模样(字形),想一想识记好办法。还要注意他的邻居是谁,他还能与谁交上朋友。时间一长,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抓好课堂识字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在课堂上,识字方法决不是单调的,枯燥的。 

    (一)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生学生特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用彩笔标出,例如:“鸟”、“太”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要将“、”用醒目的红色标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避免学生在书写时漏掉。 

    (二)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随文识字(听读识字):学生在听读、跟读课文时,要训练学生进行指读,然后练习让学生将生字按课文的顺序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手指那个字,眼睛看着那个字,做到手、眼、脑、口综合运用。使学生对生字有个初步的感知,印象。 

  2、比较联系法识字,帮助学生区别音近字、形近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识本课的生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如学习“地”字,可与“池、他、她”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这四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各有不同,有水(氵)是池,有土(土)是地,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再混淆了。 

  3、理序分类,体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教学,可按照一定的内容来分类。如在学习第14课《小鱼的梦》一课的生字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出示本课的生字后,让学生观察,这课中哪些字表示动作与手有关,学生很快便找出了“把、摇、推、摆”这四个字。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后自己总结出,因为它们表示的意思都与手有关,所以都是“扌”。最后再让学生想好办法区别这四个字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不仅学的方便,激的简单,又向学生渗透了汉字的构字特点。 

  4、趣味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

   ⑴ 形象识字:例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睛,“二”是两个眼眶,所以有两道横。再如“雨”字,“一”表示天,再看“冂”,它多么像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教师适时的点上“雨”字中的四个点。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教师来讲,时间一长,学生在想好办法识字的时候也会自己去发现字的特点,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去编。 

   ⑵ 猜谜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学生喜欢猜谜语,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有心理学可知,儿童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猜谜语可分为猜字谜和猜物谜两种。如教学“全”字时,可让学生猜字谜“一人胆子大,敢把王子踩在脚下。”学生在愉快之中即学会了新字(全),又巩固了旧字(“人”和“王”),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教学中也可以编一些物谜让学生猜,使的有形的文字与事物结合起来。如“雪”字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之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除了课堂上老师出的谜语以外,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开动脑筋自编谜语。编的好者可获得“谜语大王”称号。学生兴趣很高,编的五花八门。例如: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一个人是什么字?(大);两个人是什么字?(天)……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自学生字的兴趣。 

   ⑶ 编顺口溜,帮助记忆生字。 

     如教学“田”字,可教给学生编成“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这就是田地的田字。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也编出了许多顺口溜,如:“大口里面套小口”是“回”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又如:“朝”字,“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真”字,“一横长,一竖小,放个具字真正好,真字里面是三横,少了一笔也不行”等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觉的有趣,兴致高,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给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 

  5、动动做做想想中识字。 

   ⑴ 动作识字游戏。如在学“跳”字时,让学生跳一跳,知道是用脚跳,所以是足字旁,类似这样表示动作的字,都可以让学生实际做一做来体会,来学习。 

   ⑵ 做拆字合字游戏。教学时我常常把一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学生(等学生了解了这种做法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制作),让学生拼一拼,拆一拆,合一合,看看分别都能组成哪些新的朋友?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6、借助电教手段识字。 

    如学习“尖”字,用电脑做了课件,一个三角形,越往上越尖,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的感知“下大上小”的字形结构。再如“闪”字,同样也制作了课件,“一个小孩在一个大门里闪了一下”,从而帮助学生记住了,门里有个人便是“闪”。 


三、活动游戏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

  1、添加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 

    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哪些字?(目、白、由、旧、电、田……) 

  2、、画谜识字。让学生根据画面猜字,或根据字来画画。这样将绘画与识字结合起来,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绘画中认识了生字,激发了他们的识字愿望,有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绘画和想象能力。 

  3、摘果子游戏。每四人为一组,选一代表上台拿一只篮子,上面写着一个偏旁部首,请其他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篮子上相同偏旁的字的果子放在篮子里,如篮子上写的是草字头,就要把“草、苗、菊”摘下。

  4、摸字、对口令游戏。 

  5、拆字、合字游戏。做法同前面所讲的一样。 


四、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

  1、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⑴ 教室内所有物品都写上汉字标签,学生在平日接触中便识了字,鼓励学生将家中的物品也写上标签。 

   ⑵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 

   ⑶ 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儿歌、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每周评选出“识字能手”和“诵读小能手”,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识字的愿望。 

   ⑷ 阅读考级大赛。学生抽签决定自己考级的内容,准备十分钟后接着诵读,当场由评委量分决定自己的等级。如果有不满意还可以补赛。这样既巩固了过去所学,又培养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阅读与识字结合起来,在读中识了字,还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识字热情和愿望。 

   ⑸ 剪剪贴贴中识字,养成积累的习惯。 

  学生人手设置一本“剪贴本”,可以每天将自己在读书看报中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到本子上,还可以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认识的生字词记下来,定期举行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识字量,同时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