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
【字体: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空中家教》高年级习作指导讲稿(第二讲)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  戴志强

                           抓住人物的特点写

                        高年级写人类习作指导(二)

    高年级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的学习里,我们了解了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和语言,你的练笔完成了吗?写得怎么样?无论好与不好,这一次的练笔可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的另外两个方面,写好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人的行为动作是受思想和感情支配的,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气质和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写好人物的行动,对表现人物十分重要。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要想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把自己心中想写的人物的特征表现出来,除了要抓人物的外貌、语言之外,抓住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也是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下面让我们结合着一些例子来进一步地理解:
    请看屏幕:
    例文一:
    她(张阿姨)从黑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连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取我嘴边,我喝下这酸中带甜的水,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流主了我的心田。
    这是一位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小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行动描写,来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她“拿出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经过了“搅、舀、吹”等动作,“送到我嘴边”。几个词语运用得恰当,准确,表现了张阿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我”内心里感到一股暖流产生。如果这里不抓住这些细致的动作进行描写,表达效果自然会逊色不少。
    例文二:动作描写还能很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1)这时,徐医生撑着伞,顶着,冒着雨,一步一滑地来到李大妈家。
    (2)(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
    这两小段内容各有特点,第一段注重了整体动作的描写,通过“撑、顶、冒”“一步一滑”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徐医生冒着大雨艰难行走的画面,反映了他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二段则从小处入手,写了这个女同学在受到表扬后的神态和动作,一个谦虚、羞涩憨厚的小学生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感到亲切。这些都应归功于细致的行动描写。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好例子,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位英雄与敌人英勇搏斗时的动作描写;《飞夺泸定桥》中勇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冲上铁索桥进的动作描写等,下面让我们过去学过的文章中的一个片段,重新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
    请看屏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了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痛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家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地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步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委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刻,他的脸上不现有那种慈祥的愉快地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写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事情,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注意了动词的选用,如救车夫的过程中,“扶、蹲、半跪、夹、洗、敷、扎”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写出人物的动作。在结尾处,写鲁迅先生“只所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安在头上,半天没动,深深叹气,这些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现出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关于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许多伟大的人物或作家都有过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契诃夫说过: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高尔基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和说服力量,必须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我们现在的习作虽然称不上艺术作品,但是这些写作上的经验也同样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里的鲁智深、李逵、武松这三个人物形象,表面上看都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但是读起来却能给我们不同的印象,这就是因为作者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再读原作时你就会体会到,大多是用行动来表现他们的性格和精神面貌的。课下希望同学们找到这本书仔细读一读。特别是《武松打虎》这一章节的描写可以说是动作描写的精典之处。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一下会对抓住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的动作描写要真正地对反映人物的性格或精神面貌有利,否则再多的这样描写也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写人物的行动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
    请看屏幕:
    动作描写要准确具体;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内心活动、精神品质;要真正为表现人物的个性服务。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听一是有关写作的小故事,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黄修纪(《小石人飞飞》和《奇探阿明》的作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记得小时候,最怕的就是作文。遇上写作就要缠住哥哥,让他告诉我写什么。哥哥只比我大三岁,自己也很贪玩,但他拗不过我,只好常常是一同往墙上扔皮球,练习投篮,一面对我口授作文。他说一句,我就写一句,完成一篇作文交上去。作文里到底写了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只是交差了事。
    有一天,学校的徐老师上作文课,一改过去可以把作文带回家的做法,要在课堂里完成,这下我可为难了。我瞪着以眼望着黑板上老师写的那一行小字:记一件小事。
    我有什么事好记呀?我独自想,只感到心里空荡荡的。
    周围的同学在稿纸上“沙沙沙”地飞笔,我的同桌陈玲也写了半张纸了,可我还是想不起一件事来。大事都没有,更不要说小事了。我咬着笔杆,眼看教室的天花板。老师督促大家一句:“都抓紧一点,写不完作文是不能回去的。”
    我心里一急,竟急出一件事来。这是我和陈玲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我们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我们的家距离不远,陈玲每回吃了午饭我来上学,正好顺路。有一天午饭后,我在家里等陈玲,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她的人影,我心里好焦急,直到离上课时间还差十分钟,我急急地向学校跑去。我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刚跨进教室门,上课铃就响了。再一看座位上,陈玲倒好,她已端坐在那里。她见我,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不再吭声了。这事让我十分生气,我真不愿意再理他,放学的时候,我还没等她说“一起走”,就提起书包,飞快地跑出了教室。三天后,我才知道陈玲妈妈那天得了急病,陈玲午饭也没吃,便陪妈妈上了医院,并赶到学校来上课。她本业就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不愿多说话,妈妈的病又让她着急了几天,所以更沉默寡言了。我突然意识到好朋友之间,不光是快快乐乐地在一起玩,一起相约,还要互相了解和理解,我回想自己对陈玲的态度有些歉意,便把这事写到作文里。
    这篇作文虽然有些语句比较罗嗦,有些词汇不够恰当,可老师对这篇作文却大加赞赏,说我写了生活中的一件事,事情不大,但很生动,很有意义,感受也很真切,还把我的这篇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我心里好高兴。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文并不难,作文的题材就是自己的生活中。从这以后,我不再缠着哥哥要他帮我写作文,我自己会在生活中挑选题材,并且把文章越写越好。
    长大做了编辑,当了作家,更能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自己的每一篇作品都与自己的经历,自己所听到、看到的事情息息相关。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充实的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当然,还要靠每一个写作的人去发现它,认识它。
    听了这则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作文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实践里,仔细观察,不断实践是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刚才我们讲了写人物的动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要想使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单靠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心灵深处地思想、情绪、感受和产生这些内心活动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外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神态外,还有内容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思念、向往、愉快、忧虑等等。如果我们在习作中适当穿插了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于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深化作文中心,增强习作的感染力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好呢?
    下面让我们结合着例文来认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北京一位叫郭静雅的同学的习作。
                   胖子的悲欢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征:大眼睛啦、小白脸啦、高个子啦,而我的特征却是“胖”。就是这个“胖”陪着我不得不接受路人那讨厌的目光,听着别人带着侮辱性的话,就是“它”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悲哀与欢乐。
    每当看到同不穿着漂亮的衣服时,心里又痒又酸,每当有人因肥胖怀疑本应属于我的成绩时,我敢怒不敢言,只好把悲哀深埋在心里。
    每当我凭着块儿在帮助小同学战胜欺负他们的人时,“胖”又给带来胜利者的欢乐。
     记得去年九月的一天,我去上学,边走边哭,我怨妈妈不懂我的心事,体育课在考前滚翻,前几天我已经在同学面前出尽了丑,同学们有的轻而易举翻了过去,有的翻歪了,但也还是翻了过去,而我不要说歪了,就是那一蹲两手扶地,头顶垫就做不到,一用力把裤子撕破了,同学们大笑不止。今天我借口肚子疼,想躲过这一关,而妈妈偏偏不理解,硬让我上学,你说我能不哭吗?突然一阵哭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只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边哭边说:“还我红领巾!还我红领巾!”我走过去一问才知道,一个大哥哥没带红领巾不能进校,他借口借一下,就抢走了小姑娘的红领巾,我迅速跑上去,拉住了他,这个男生哪是我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红领巾就到了我的手中。我手一松,他倒退了好几步,差点摔了个屁股蹲儿,他知道斗不过我,就骂了一声“肥猪”跑了,我想肥猪就肥猪,浑身都是宝呢!不像你小瘦猴,专算计别人,不讲礼貌,当我把红领巾还给小姑娘时,烦恼也全消了。
    上课了,老师宣布今天考前滚翻,有困难的同学可用跳绳代替。我和一些同学选择了跳绳,我们一起跳,半分钟我跳了110下,打破了全班的跳绳记录,没想到同学和老师都不信,又让我重跳一遍还是110下,同学们还说不可能,更可气的是老师毫无根据地让我减5下。这也太不公平了,难道我就不难跳第一吗?要知道没上学时为了减肥我已学会跳绳,并且会好几种花样样呢!不管同学老师怎么看,跳绳我就是第一。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发明了一种新药---助长减肥丸,使所有的肥胖同不都穿上了称心美丽的衣服,在鲜花丛中跑跳笑闹。啊,我是多么希望梦想变为现实,让生活中所有的人少些悲哀忧愁,多些幸福欢乐!

    这篇习作写了“我”这个胖子的悲哀和欢乐,全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恰当地运用了心理描写。
    小作者以叙事为基础,进行心理描写,清楚交代了“我”的心理活动。体育课上做前滚翻,“我”在同不面前出了丑,跳绳得了第一,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相信。写出了“我”因为身体胖面苦恼的心情。另外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全篇采用心理描写,而是在文中穿插了帮助小同学的事,进而烦恼烟消云散,心里特别高兴。这样人物更加鲜明突出,读起来生动引人。
    进行心理描写的方法还很多,如下面的段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考完试,我一直低头不语,别人在兴高采烈地谈笑,我却闷闷不乐地躲在一旁。我直后悔,心时老想着那几道完全不应该错的应用题。哎,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真把害苦了啊!
    在这个段落中,“低头不语”、“闷闷不乐地躲在一旁”,写出了一个垂头丧气、后悔不已的小学生形象。这可以说是从情绪是间接地描写了心理活动。接下去,小作者直接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写自己的悔恨心情,检讨自己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失误,符合人物的实际。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例子:
    我连忙拿起笔重新演算了一遍,哦----原来是我的答案错了。老师,您没发现,给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对号!我的心怦怦直跳,怎么办?不讲吧,自己是少先队员,班级干部;讲出来吧,我做了很久的第一位宝座就是别人的了。还有同不们羡慕的眼光,老师和赞扬的话语,即将到手的爸爸的奖励……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把考卷塞进了书包。
    这段心理描写生动、传神。把小作者自己图虚荣的性格和惭愧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这样成功的心理描写在课本中也有许多,如《穷人》一文中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等丈夫归来时的心理活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我眼睁睁地看见战友被烈火焚烧时的内心活动等,另外在一些名著当中还有许多这方面的好例子,课下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找一找读一读,这些文章的精彩之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天我们结合着例文学习如何写好人物的行动和心理。这样我们写人习作的指导就结束了,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还有许多方法比如:通过记叙事件来表现人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写人;通过对比与人物等等许多许多。这些方法我们还要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继续体会理解。。另外同学们应该认识到,方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写好作文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多思、多动笔,用自己的笔写好自己心中的人物。到那时这个人物才是生动的,你的习作才是感人的。
    今天送给大家的格言是:
    描写人,是容易的;描写人的心灵,则是艰难的,因为心灵应该通过人的肢体的姿态和运用表现。
                                                            -------达.芬奇
    要想打动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动。否则,再富有技巧的作品也决无生命。
                                -------让弗.米勒


    练  笔:
    两组题目,每组里任选其一:
    动作描写:
    (1)描写一种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中的动作.
    (2)观察一个人的动作,让读者能从中了解这个人的职业、性格或其他特征。
    心理描写:
    (1)描写做了某件事之后的心情。
    (2)写写自己的心里话。
    现在如何写好一个人,同学们一定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么不妨在课下写一篇完整的习作,看看学习的内容你都掌握了吗?今天就讲到这里,再见!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