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和快乐一起飞翔
快乐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伙伴,但生活中的孩子,尤其是上学的孩子,常常是多了些烦恼,少了些快乐。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快乐起来呢?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又该怎样去做呢?这里我谈谈个人观点全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学校的硬件环境不容忽视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当你漫步在校园时,是否会感到有些什么变化呢?的确,变化的不仅仅是几幢整齐而焕然一新的教学办公楼和学生公寓,还有那重新设计重新整修的花园。那么你是否感到一草一木一花一水离你那么近了呢?是啊!以前的那些栅栏没了,围墙也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青青的草,绿绿的树,红红的花,蓝蓝的水,还有那可人的长椅,一切都离你是那么的近,唾手可得。置身其中,不知你是否会产生“园中有你,心中有园”的感觉?这种开放式的环境美化一下子拉近了同学和自然的距离,使每个人感到原来校园是如此的美好!早晨,伴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们可以在园子里、树林中读一会儿书,也可以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中午,我们可以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晒晒太阳,也可在长椅上小憩一会儿;晚上在悠扬的广播音乐中可以跟朋友在校园小道上聊天,谈心,远处有"蝇头小灯",近处有调皮的蟋蟀,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而和谐。透过这美丽的校园及明亮、开放的课堂和那教学设施都不齐全,更何况校园环境的老版学校场景的对比你的求知欲是不是立马有了升华和提高呢?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值得重视
课堂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在这里你可以真正体会到想学就学的快乐,课堂是一个真正相互交流的平台,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问,有什么困惑也可以平等交流一下。问题可以是学习上的疑团,或许是生活上的困惑,一切都无所谓。课堂是流动的教室,讲课也未必在教室里,上课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传统的和现代的兼而有之,老师对学生都很有礼貌,学生对老师也不得不尊敬。
六七岁的儿童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总之,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关,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竭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
一、让童话走进课堂
低年级的孩子纯真无邪,他们是听着童话故事,伴着小白兔、小狗熊长大的,童话中的人物对他们来说是那么亲切。就为了帮助一只叫“史奴比”的玩具狗,就连平时语言表达不够理想的孩子也会把几加几的算理讲得那么清晰、有条理,还热心地介绍其中口算的小窍门,那种助人为乐的热情真叫我感动。
二、让歌谣快乐课堂
“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因,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学习兴趣则是小学生最现实、最活跃的学习动机,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推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我要让学生在上我的课时感到快乐,同时渴望我的到来。
三、让游戏兴奋课堂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而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低年级儿童往往继续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运动的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提问题点鞭炮、评选优秀“播音员”、答问题夺红旗、齐思考接力赛等多种方式。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我制作了多种奖励标志,让学生们在比赛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无论是一面红旗,一朵小红花,还是一本丰富的语文读物,都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做起语文游戏来。
在一个学期的实践中,我常常体会到: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就会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在趣味中积极探索语文王国的奥秘。如《翠鸟》一课“翠鸟的外形”这段文字是理解的重点,作者如何描述“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又是其中之重点。我引导学生作图,很好地理解重点。如: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学生学这段文字时,对“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几种颜色似懂非懂,也易把各个部位的颜色混在一起。针对这种情况,要使学生弄清各部位的颜色是怎样的,借助作画一目了然。我让学生打开画板,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颜色,先在翠鸟头上画上橄榄色,点缀上翠绿化的花纹,再在背上画上浅绿色,最后在腹部画上赤褐色,一会儿,一只色彩鲜艳活泼可爱的翠鸟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师生均可以浏览到全班同学的作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翠鸟身体各部分的颜色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们运用自然科学录像,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自学、质疑青蛙的外形、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替代了生活经验,提供了思维的材料,学生兴趣盎然,对青蛙与蝌蚪特点有完整的认识。
多媒体阅览室,这是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上能自由选择光盘,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浏览和阅读的场所,学生将学到的操作技术在机上操作应用,如遇到问题能及时向老师求助。为此,学生便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中自由查阅浏览与语文教材内容相符的童话故事和文学作品、动画片和电视、电影录像,如《娃娃学古诗》、《小壁虎找尾巴》、《狐狸和乌鸦》、《看月食》、《滥竽充数》、《游长江三峡》等等,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开阔的学习天地,能自由自在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
“快乐课堂”就是要还快乐于课堂,全面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幸福、满意的感受;“快乐课堂”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空间,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的教学。因此,兴趣、自由、创造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三大要素,也就构成了“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
三、教师的师德形象需要重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体会到快乐其实源自宽容。“老师,今天我又没迟到!”随着一声轻快的话语,伴着一阵笑声,她已轻快地走出了办公室,原来是玲玲。多自信的笑声啊!是我差一点使这笑声永远爽朗不起来。就在一星期前一节晨习课时,望着那空空的座位,心里一股无名之火喷然而起,身为小组长居然也迟到。正在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全班五十多双眼睛一齐注视着她。她早已是一脸的惶恐,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过,既然以前的种种训斥都不对症,今天我何不换种方式。我镇定了一下,然后说:“你肯定是有特殊情况,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自己改正的。”并对她微微一笑。这一笑,使她如释重负,这一句宽容的话,似一股温泉,渗入到她的心田。她不再迟到了,组长工作更是尽职尽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学生,一个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免不了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带着你的宽容,带着你的爱心,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或错误,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如果取而代之的是暴风骤雨式的压服,那么对于早已心虚的他们,那稚嫩、纯洁的自尊心,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伤害。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由于教师的批评使她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敌对情绪。马卡连柯曾经写道:“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的宽容如天、似海,让学生在这宽容的氛围里尽情地徜徉。
当然,这里的“宽容”不是纵容放任,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对错误的思想、行为绝不妥协;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或某些方面,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从而有利于教育和转变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提倡宽容,不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是更加严格,也不是降低教师的工作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和标准。
宽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少一点冷漠、讽刺挖苦,多一些热情与宽容。往往一句宽慰的话语能维护学生的自尊,使他学习信心十足,加倍努力,一个鼓励的眼神能使学生走出自卑,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悦,不断激发自己表现自我。确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是的,由于你的宽容、热情,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快乐,课堂上不会再拘谨,甚而灵感大发,各抒己见,你会感到教学是如此的灿烂迷人。
多一点宽容,会让学生体会到你的仁慈加关爱,从而不再对你“敬而远之”,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你交谈,成为朋友,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当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时,他会把老师的情感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主动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激发自己更勤奋学习,努力向上。因此,宽容一点又何妨!
当然,你的宽容、你的努力,不可能换来一劳永逸,必定是个循环往复、连绵不断的过程。有句话说得好,“时时失望时时望”,同经失败,都不能丧失信心,要把希望寄托在学生的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学生在教师博大宽广的胸怀中学习、生活,天长日久,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他们也会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宽容中学会尊重,在宽容中学会关心。他们在宽容中懂得要奋发向上,在宽容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从而逐步构建其健全型的人格。
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一片童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阵柔和的风,她轻轻地抚慰着学生的心房;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宽容是一剂可口良药,她会使枯木逢春催发新的生命……宽容是学生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果说“让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是老一辈的期望,那麽“让天下的孩子都能快乐地读书”将是我辈努力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