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三年级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一)
        ★★★
【字体:
三年级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一)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三年级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

第一部分:明确年段目标,保证方向正确

第二部分:预测测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部分: 明确编写意图,抓住教材特点

第四部分:掌握课型特点,活用教材教学 

 

第一部分:明确年段目标,保证方向正确

一、回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二、三年级上册学习目标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1800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阅读能力的指标,考察阅读能力的依据;注意提炼要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三年级上册学习目标

(注意低年级与中年级的衔接:有的目标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分清总要求与具体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识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工具书,书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学习用…“)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低年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中年级增加)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4——10谈阅读能力)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习作)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口语交际)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综合性学习)

第二部分:预测测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开卷部分(结合平时进行):

一、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兼顾课内课外,抽签朗读)

二、口语表达:复述课文或讲故事或讲见闻。

三、综合性学习“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作品——“我们的业余生活”“生活中的民族文化”

四、阅读量达标:(保底线,三星)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闭卷部分:一、基础知识

     二、阅读能力

     三、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评议建议(多元评价,符合课标精神)

成绩

五星等级制(开卷测评)

百分制(闭卷测评)

朗读

口语表达

综合性学习

阅读量达标

总评

基础知识

阅读能力

习作

总评

 

 

 

 

 

 

 

 

 

 

 

老师的话

同学的话

自己的话

家长的话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