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
【字体: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作者: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  彭奇

 

    尊重,在社会中,是广泛倡导的美德。社会的发展,无处不需要尊重的存在。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即有自尊。其次,要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有尊重的社会人们才能够很好地交际,人类社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这一点,不仅会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受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其健康成长!领会这一真意,源于我的一次思考。
    一堂数学课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题。忽然,两个学生的异常举动闯入了我的视线。只见两个人都用手使劲儿揉搓着眼睛。我一看便知道两个人又闹矛盾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想法驱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处理他们的问题。刚询问了两句,我的火气便不由得冲上了头顶。原来是无意间的小碰撞,两个人都不让份儿,便互相捅起了眼睛。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一旦受伤,将会有怎样的后果……我气在两个学生的不懂事上,急在他们的成长习惯养成上。这几天我又是带病坚持上课,不由得,一气儿埋怨学生不懂事儿,不理解自己的辛苦。我一发火儿,学生没了声音。看他们平静下来,我也逐渐冷静下来。看着他们一双双迥异的眼神,我的思绪不禁翻浆起来。
    我困惑,为什么许多道理非常简单,而学生却不能够做到呢?比如说,上课认真听讲,进到教室保持安静,在走廊里不大声喧哗等等。
    冷静,是思考的必要环境。理智,是思考的必须途径。当我坐下来时,我终于在换位思考的比较中,在儿时的记忆回廊中找到了答案。想想自己,现在含辛茹苦,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可是,我的工作又有几许收获呢?回想我走过的无忌的童年,儿时的我又表现出对老师的几许关爱呢?
    ……令我难忘的老师也有,而那些老师我又是怎样的尊重与敬仰。对!就是尊重!正因为那些老师我对他尊重,我才获得了对他的依赖,我才懂得用行动回报老师,关心老师……
    现在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工作忙,大多数家庭不能够将孩子的教育做得那么细致。而在学校里,表现出最多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对别人的冷漠。有时候,看到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隔辈亲人吵吵嚷嚷,没有规矩,不正是问题的根源么!在家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家长,在学校怎么会懂得尊重同学,尊重老师?与此同时,他们也丧失了自尊!不懂得尊重,几乎成了现代独生子女的通病。而这种"病"要是蔓延下去,不就是这种自私自利,不懂得谦让么!怎么还会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
    故此,我确定,放在班级管理首位的,便是让学生懂得尊重。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思考一件事:即今天,我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助,记在日记里。日积月累,他们就会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是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环境的。在这些环境中,要想更好地生存,不能不索取别人的帮助。而在索取的同时,首先要懂得的便是"尊重"!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家中,尊重家人,便可以帮助家人做些小事情,在学校,尊重同学也要从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等小事情做起。尊重老师要从尊重老师的劳动做起,要从认真听讲,认真自习,认真完成作业做起。走上社会,要从文明礼让等遵守社会公德的小事做起。树立尊重意识。做好自己,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一点一滴的从生活中感悟尊重,理解尊重的深远意义。这样,学生在尊重的基础之上,不愁行为习惯的不健全,不愁人格品质的不健全!
    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让学生亲身体会别人劳动的辛勤,认真观察生活,追寻尊重的影子,学生在生活各个方面都逐渐自立起来。行为习惯自我约束意识日益增强。看到这些收获,我更加坚定了教给孩子尊重的育人方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不再是我的梦想。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