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 体现自我
——探究性学习
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部琢磨出什么。无论多么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王能智老师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学生学习中很受欢迎,在学习中,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用他们全部的知识储备找到答案。
在“赤壁之战”的教学中,我引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给学生抛出了三个问题:
1、 曹操的80万大军为什么没有战胜周俞的30万大军呢?
2、 你认为曹操、周俞、黄盖个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3、 如果你是曹操的话,你将怎样展开战斗呢?为什么?
当我在黑板上出示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下面就已经有同学按奈不住了,有的要举手回答。我并没有让他们来回答,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但千万不要让老师和其他的同学把你难住啊!”看着同学们犹豫地把手放下后我接着说:“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和其他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用你们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后小组可以推选出一位同学来回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问题补充。”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已经在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了。
经过学生们一番非常热烈的学习讨论,每组的代表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这中场面真的不雅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于金震首先汇报:我们组经过认真的学习讨论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曹操没有战胜周俞是因为曹操的战斗策略不对,他不应该把船用铁链连起来,这样给了周俞他们火攻的机会。曹操还不应该轻信黄盖的话,是他太过于相信人了。我听了他的发言紧问到:“老师可是看过《三国演义》,据老师的了解,曹操可不是容易相信人的啊,他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那他为什么还会相信黄盖说的话呢?”于金震被问住了,马上王奥乔站起来说:“曹操是太过于自信了,当他看到黄盖写的信后,更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败周俞了。所以,他才相信黄盖的话的。”随后,他又把信上的内容读了一遍,给大家进行了分析。大家听了他的解释都表示赞同。
冯贺汇报了第三个问题:如果我是曹操的话,我就直接攻打周俞,虽然不善于水战,可以趁他们不注意抢上岸和他们战斗啊。刚说完就有学生提出疑问:“周俞的船队都在海上守着,哪有那么轻易地攻上岸去啊?”此时,同学们都参与到了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崔淼不紧不慢地站起来汇报了第二个问题:曹操,太过于自信了,因为他相信了黄盖的话。周俞,很能够听取大臣的柬言,是一个民主的将军。黄盖,过于狡诈了,居然用假降这样的手段来对付曹操。听了他的发言,好多同学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而他也不慌不忙地进行反驳。真有点“一将挡千军”的架势。
在学生们自己讨论学习中,他们不光是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还从自己看过的电视中找到依据,利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在这节语文课上,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完全是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的。此时的我只是不时地引导他们更好的说明问题,不断的追问,不断的置疑使得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中国新教育风暴”中,王宏甲再次提出王能智老师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中国新教育要走的模式,是改变我们现在学生依赖老师,依赖课本现象的途径,是真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是的,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了探究知识后得到了快乐,在讨论中得到了交流后的深刻印象,在学习中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