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凤城中心学校 傅结龙
评析 福建安溪城关三小 特级教师 李冰霖
设计理念:
《夕照》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六年制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秀丽,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二是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应放在感受日落的景象上,难点是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根据教材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层层深入,教活全文,落实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要求。
教学过程:
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
2、同学们所描述的夕照美景的确迷人:你看,住在山区的同学为大家描绘了“白日依山尽”的优美情景;住在水边的同学则给大家带来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景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
3、揭示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猜读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欣赏夕照的整体感受的词语(迷人),画出有关描写夕照“迷人”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3)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夕照的,把体现这一顺序的词句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自主阅读后分组交流学习所得。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读准“裹、润、燃”等字音,写好“裹、润、截、溢、燃”等生字。
4、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师及时加以梳理,确定学习重难点。
三、精读课文,感悟“迷人”
1、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想想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夕照是“迷人”的?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读不懂的句子画下来。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研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夕照的“迷人”的?然后展开想像,并试着把作者所描绘的景象画出来。
3、自主选择学习伙伴,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对方听,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图画,并说清楚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是怎样体会到的?
4、集体交流,着重指导:
(1)抓住色彩的变化体会夕照的迷人。
找出文中描写夕阳颜色变化的词句,理解夕阳颜色变化的过程,体会夕照的迷人。
(2)抓住比喻的表达方法体会夕照的迷人。
指导学生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①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分别把夕阳比作什么;②反复阅读比喻句,说说自己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抓住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体会夕照的迷人。
对于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通过天色越来越暗,而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这一事实进行比较,体会景色的迷人;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则要让学生联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体会迷人的夕照是每天都会有的。
四、感情朗读,品味“迷人”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根据每段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读出各段的特点,想像所描写的画面,品味夕照的迷人。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五、回读比较,体验“迷人”
1、回读课文,跟同学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联系“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这句话,结合读图,想想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夕照。
2、回忆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说说自己看到的夕照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3、摘抄文中的比喻句和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延伸训练,拓展“迷人”
1、对比阅读《海上日出》和《夕照》,说说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2、学习本课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和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把自己观察到的夕照的迷人景色写下来。
【评析】
《夕照》教学设计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突出重点,加强综合”的教学理念。整堂课教学紧扣“迷人”一词展开,安排了“畅谈夕照,引入‘迷人’——初读课文,感知‘迷人’—— 精读课文,感悟‘迷人’——感情朗读,品味‘迷人’—— 回读比较,体验‘迷人’——延伸训练,拓展‘迷人’”等几个教学环节,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教学要“突出重点,加强综合”的要求。
2、突出“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始,考虑到课文所描写的是在平原地区所看到的夕照,学生由于受不同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所看到的夕照的确有别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这一事实,组织学生就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进行交流;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研读,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把《海上日出》和《夕照》联系起来进行进一步的领悟,鼓励学生把自己眼中的夕照写下来。如此种种做法充分顾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整堂课教学做到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读与思紧密结合。通过组织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成为现实。
3、突出拓展整合的教学策略。重视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夕照,为学生学习课文建构一定的知识基础、经验背景和认知能力;课后延伸训练,要求学生对比阅读谈感受,鼓励学生把自己眼中的夕照写下来。这样做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