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
【字体: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实验小学  张翠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习体会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决句子含义;在理解典型事例对表现中心意义的基础上,来体会写文章应该选取典型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句子的含义,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开展读书活动,了解志愿军抗美援朝,英勇牺牲的战斗故事。

2、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背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投影片、音乐磁带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背景交流

话题本文写的是谁跟谁在见?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如下内容: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这篇课文通过作者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种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反映了中朝两国军民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主要内容?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2、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人的事迹来说明?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思考。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3、再读课文、讨论探究

课文的哪些内容是写大娘的事。

主要写了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自己标画出结论。

学生小组内交流。

汇报讨论结果,并且结合句子理解“雪中送炭”和“唯一”的意思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主要写了大娘的这几件事:并板书

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送打糕 ——雪中送炭

救伤员 ——失去唯一的亲人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朝鲜大娘是不是只做了这几件事?你是从哪知道的?(结合语句“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来谈)

请学生齐读本段最后一句话(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我们怎么会忘怀?)j教师出示陈述句:“这 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我们不会忘怀。”体会这两种说法的不同。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配乐范读、生练读、个别读)

自学理解“小金花”和“大嫂”的事迹

下面我们用学习理解朝鲜大娘的事迹的方法来理解“小金花”和“大嫂”的事迹。(自读、勾画、理解、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汇报得出:小金花:救侦察员———失去妈妈

嫂:挖野菜 ———失去双腿

利用表演和讲故事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结合讨论,重点理解:“刚强”与“怎么落泪了呢?”;“就是……只要……也…..”、“难道还不足以……”等语句,通过理解这些语句,来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同志的深厚情感——比亲人还亲。

4、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正是因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所以说这种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种感情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5、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来读课文的后三段。

2、你觉得当时的场面可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合适?(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3、小结:文章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亲人的无限感激,对朝鲜土地的无限眷恋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回归整体

思考:读完课了稳,想一想:在见了亲人,可能是谁向谁说的话?

本文所写的内容是谁向谁说的话?

布置新任务: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准备召开《谁是最可爱的人》读书信的交流会。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