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为人民服务
        ★★★★
【字体:
为人民服务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
、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
、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
、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本来)、(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     (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
、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
、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
、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
、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
、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要 兴(xīng  xìng)旺
2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     )简(     )政(     
2)死得其所(     
3
、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                    ;再从(1                ;(2              ;(3              
4               。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六、课外练习。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2
、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
、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
2
、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                    轻于鸿毛
3
、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