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真情的回报
        ★★★★
【字体:
真情的回报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二册《真情的回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懂得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真情。
[教具准备]文字投影片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检查预习。
    1、什么是回报?(先板书:回报     再板书:真情的)
    2、学生看题后,问:看题后,你就会想到什么?
    (1)谁对谁付出了真情?(指名学生回答)
    (2)谁对谁给予了“回报”?(指名回答)
    (3)“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在“真情”下方打“?”)
    (4)“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在“回报”下方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里,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文多读几遍,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入角色地去读, 先请大家: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两遍。
    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2、第二遍读课文
    思考并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同桌可以商量。)
    3、三读课文
    (1)令你感动或喜欢的语句多读读,并且把体会到的简要地写在书上。
    (2)有疑问之处可做个记号。(打个?)
    三、交流自学成才情况
    (一)选读课文,初步体会“感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体会)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点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内容。
     1、第一节
     抓住“不得不”,让学生体会“我”9岁就开始挣钱,是家境所迫。
         “于是”,让学生体会得到送报工作的不易。      
    2、第三节
    抓“不得不”,让学生体会“我”的家境困窘。
又一个“于是”“只能”,让学生体会“我”的送报工作更加不便,更加困难。
(以上两个自然段,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章。)
(其他几个自然段,只让学生说出初步的体会,不求说得深刻,也可让学生找出问题。)如: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
    (1)“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绝活是什么?为什么加双引号?
    (2)“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真诚的关怀与爱意”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二)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
    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听写后,学生自批
    2、师述:这句话是“我”通过自己的送报经历后,悟出的真谛,所以“我”永远记住了这句话,成为“我”一生中的座右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问题未解决?
    (1)“我”的真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即付出了怎样的劳动?
    (2)“我”的付出得到了哪些回报?即换来了哪些关怀与爱意?
    那么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感受一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二、组织自主学习,初步体会感情。
    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1、找出“真情”的句子,用“      ”标出。
           “回报”的句子,用“      ”标出。
    2、认真读读有关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批注在书上)
    3、在小组内各人发表意见,相互补充。
    三、学习课文,感悟“真情”。
    学生自学后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朗读。
    (一)“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出示: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1、指名读这句话。
    2、什么叫“绝活”?这儿为什么加引号?(否定干扔报纸的事)
    3、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我没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
       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
    通过比较体会,下面一句更强调“我”对送报这份工作极端认真的工作态度,为订户们考虑,想订户所想。
    4、什么是依旧?从这两个“依旧”你知道“我”平时是怎样送报的?请大家联系课文章内容,想象一下“我”平时送报的情况,“我”没有把自己付出的真情具体描绘出来。
    5、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师述:是啊,“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不管是肩挎大口袋,还是骑上自行车,“我”都能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把一份份报纸送到订户家门口,甚至送到订户手里,这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怎能不打动订户呢?
    (二)“我”得到了哪些“回报”?
     1、交流后板书:
非常客气      推荐订户     给“我”小费       送自行车
    师述:订户们对“我”的回报是随着“我”的真情的不断付出,对“我”了解的不断加深而越来越丰厚。
    2、重点朗读第5、6自然段
    (1)哪些地方最感人?说说为什么?用。。。。标出。
    (2)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指导读好感人的句子。
    抓住“满满的、无一缺席、鼓的、五颜六色,你是我们最好的送报人”等,体会订户们对“我”的真诚的关怀与爱意,对“我”工作的赞扬、肯定、支持。
    (3)抓住“目瞪口呆”引导学生想象,“我”激动得说不出来的话,你帮他说出来。
通过设身处地想象说话体会“我”满心的惊喜、激动与感激。
    (4)自由练读5、6节,指名读、评议、齐读。
    刚才,同学们和文章中的“我”一起感受了一个平常却又感人的经历,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请你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3、出示插图
    指名看图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讲述出来,可加入“我”的内心活动。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指导朗读、齐读。
    三、课内外结合,延伸“真情”。
    在现实生活中,付出真情得到回报的事是很多的,你能从所见所闻中选择一个讲一讲吗?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讲一讲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付出真情,得到回报”的事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有回报”,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互相关怀,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课外作业要求:
    “人间自有真情,付出总有回报”,读了《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了哪件事?请将感受最深的这件事有条理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真情的回报

                 非常客气
      (依旧)
                 推荐订户

                给“我”小费
       (依旧)
                  送自行车

(诚实的劳动       关怀与爱意)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