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张扬个性,畅抒真情
        ★★★
【字体:
张扬个性,畅抒真情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张扬个性,畅抒真情
                                 ——学生习作指导之我见
                          通州市五总小学 邱国彬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揭示了情感是人产生需要的诱因。而丰富的情感又是激发和强化主体行为的内部动力。习作时,教师引导学生披情行文,情文交融,使习作与自己产生“先期共鸣”效应,以此实现表达与习作的双向互动,焕发习作教学指导的生命力。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成因有:1、阅读源的影响使学生作文模式化。  2、教师评改的导向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情感虚饰化。3、外来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退化和低俗化。4、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创造思维单极化。5、缺乏系统的训练教材使学生作文训练形式化。(《中国语文网》载)这从外因探索了习作指导中存在的偏离教学目标的弊端。那么,孩子的内心究竟在想什么?习作指导如何引导学生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写作潜能呢?笔者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尊重人格,张扬学生个性;
    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讲求教学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的平等,首先必须是人格上的平等。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的一切。
    从某种角度上讲,真情实感,恰好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的真切体现。俗话说:“孩子嘴里吐真言”、“童言无忌”,学生很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阻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指导观念和方式,学生生活阅历的深浅、知识面的宽窄、语言沟通的相容性等,构成了影响其表达真情实感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教师的习作指导观念,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深远的。时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指导观,对“应试教育”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然而这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追求套话、假话、空话的速成效应的“应试”指导模式,贻害无穷。一方面,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作文即“做文”“背文”的思想,滋长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歪风。另一方面,教师疲于应对考试和竞赛,无心习作指导研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习作的指导过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学生认识的发展,总是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整体的历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以及复杂的伦理和道德观念,无时无刻不在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道德教化碰撞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导致学生的道德认知矛盾加剧,良莠难辨,情感异化,批判思维超常发展,内、外部言语的异步发展。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想说而难以说清,所以干脆就沉默了。
    习作的过程是学生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广博的知识和见识,是学生自信表达的基础。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随着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而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语言表达的情感激发与语感培养是一脉相承的。语文界流行着一句著名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的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习作指导绝不是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之内可以完成的。我的名言是“习作指导的外延与学生生活的外延相等”。许多成功的习作指导典型告诉我们,习作指导应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全程。习作的材料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留心体验,是形成丰富内心情感之泉源。培养他们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从阅读中想开去,联系生活实践想到更多的人和事,充实和深化内心体验,使材料来源多样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的使用频率。
    习作表达可以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书面语。书面表达必须是统一的交际符号,否则就成为沟通障碍。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汉语统一交际符号。但有些方言语句表达的趣味性更强,情感色彩更浓,也可以通过汉字来表达。比如南通方言中的“扛人”(喊人)“咬缸爿”(吃烧饼),逗人发笑。因此,习作指导要以普通话为基础,兼顾方言表达特色,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正确判断方言与普通话的兼容性。此外,歇后语、顺口溜、打油诗、快板、评书、剧本等形式新颖性强,更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更易产生表达需要。因此,习作指导老师要确立开放的“大作文”指导观,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他们的情感。
    二、体验情境,点燃内心真情;
    影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内部因素除了与学生习作时的心理状态有关,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倾向性中比较活跃的成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气质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达情感的丰富性不一样。胆汁质的学生感觉灵敏,情绪渲泻暴风骤雨。千言万语往往浓缩成露骨而坦诚的只言片语。口头表达时气势旺盛,言简意赅,伴随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书面表达时篇幅简短,语句简洁。从观察力发展的角度考察,他们重视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知觉能力不强。在习作时往往是直面主题,比如:“啊,我们的校园真美呀!”“他(她)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这件事给我的教训真是太深刻了!”他们易作简要叙述,很难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
    多血质和粘液汁类型的学生,他们的知觉能力较强,想像力比较丰富,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例:寻找春天
    通州市五总小学六(6)班     吴玲玲
    春天在哪里?是藏在那花苞里,是躲在那树梢上,还是活在人们的眼睛里?
    春姑娘来了,迈着轻轻的脚步,来了。花园里、树枝上已经有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我想,她们一定是春天的使者,不信?你看翠绿的黄杨树叶,在和旭的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高大挺拔的雪松树,正挺着它那矫健的身躯,巍然屹立。墨绿的树叶中间,长出了新叶,鲜嫩的,翠绿的,柔软的,一点也不扎手,摸着非常舒服。
    走出校园,漫步在乡间小道,观赏着田园小景,心中不禁开阔了许多。你瞧,这里的景色多美呀! 远远望去,蓝天、白云、绿草、红花,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绿油油的麦田仿佛是一铺长长的绿地毯,让人忍不住想跳上去打几个滚儿。金黄色的油菜花犹如地毯上绣着的大花,很容易使人想起“锦上添花”这个词儿来。燕子从南方赶回来,急于加入这不同寻常的春天盛会。桃花妹妹经不住蜜蜂的诱惑,终于害羞地露出了自己美丽的面容。几朵粉红色的桃花簇在一起,真像个初到人间的花仙子。一阵微风拂过,迎面扑来一阵阵清香,使人神清所爽。路旁的野花也一点儿不比桃花逊色,它们争芳斗艳,别有情趣。
    运动场上,少年们生龙活虎地打着篮球,处处闪动着他们飞腾跳跃的身影。
    我终于找到了春天。春天畅游在美丽的花海中,春天在生机勃勃的绿色里,春天在农民们劳碌的身影下,春天在少年们绽放的笑容里------
    生机勃勃的春天展现在作者鲜活的笔下,融合在作者浓浓的情意之中。我们不难考察出这类学生个性中的优点。
    抑郁质类型的学生消极、挫折、自卑心理突出。他们害怕作文,害怕失败,思维混乱,语句词汇贫乏,多数言不达意,文章层次不清,“一段体”习作较多,有时标点以句号和逗号为主。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言语表达差异客观存在。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并施以积极的影响,努力克服各种气质类型的缺点。
    此外,害羞、胆小等性格特点也影响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信息交流通过人际沟通途径实现。害羞和胆小的性格特征容易对学生言语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信息传递的“点传性”特点(比如学生的口吃现象),给信息接受者形成无法沟通的假象。此时,教师要善于疏导和放松学生表达时的紧张心理,耐心倾听,树立学生信心,营造人际沟通的优良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教师要“蹲下心灵与孩子沟通”,要不断地发现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承认他们 ,宽容他们 ,唤醒沉睡的真情,擦燃智慧的火花。
    三、畅抒胸臆,说真话,创新意。
    古人有"我手写吾口"的说法,现代有"文章得失不由天(鲁迅《别诸弟》"的警句,都强调文章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个性。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这点呢?北宋诗人黄庭坚说:"文章切忌随人后。"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也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我要补充说:"文章要众人不敢言者,我敢言;众人敢言者,而我敢变。" 比如写同学之间的矛盾转化,会不会有瞬间“化干戈为玉帛”的现象呢?看例文:
    最后一次
    通州市五总小学六(5)班    吴玲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时光不知不觉已从我身边飞走。每当我伫立窗前,望着蓝天白云,往事如同电影,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十分珍惜这一幕幕精彩的镜头。
    记得那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同班同学打了架,那可是我的第一次。
    那一天,数学课代表沈春林给我们分发练习册。当他发到我的时候,竟然将我的练习册飞一般一扔过来,“哗啦”一声掉在了地上。册子上沾上了泥土,当时我可气坏了。我是个特爱惜书本的人,谁要是将我的书本弄脏或弄坏,我准跟谁没完,再加上那天我的心情不好,立刻气势汹汹地将他的书本扔在了地上。沈春林看了,好像也很生气,跑到我的桌前,毫不示弱地将我的书也扔在了地上。我看了,心里更不高兴了,又将他的书扔在了地上,他也二话没说,从我桌上捞了一大把书,扔在了地上。我当时真是被他气了半死,看看他桌上已没有书,便一把抢过他的书包,扔在了地上,他见我这样,,想都没想就把我的书包扔了。局势越来越严重,我对他的讨厌感也越来越深,从原来的扔书发展成了动手打架。我们犹如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相互揪着,谁也不让谁。这时,同学们纷纷过来劝架,我们的战斗才渐渐平息。我们俩一声不吭地各自捡着书。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事真不该发生。既然能够从各处走到一起来,能够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那就是一种缘分。如果多一点儿宽容,多一些谦让,我们就不会为这点儿小事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友情,珍惜这种缘分。
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最后一次。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我们不随人后,敢言敢变,不虚饰,不做作,如做人一样行文,就一定能写出有真情、有创意的文章来。
    习作指导,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授技法和知识,而是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带着健康的情感生活每一天,带着友爱的情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带着积极的情绪实现每一次动笔,一定能写出富有个性和真情的文章来。

3A Disk网络硬盘